互联网科技助学 “少年派”开启教育公益新模式
本篇文章1821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我们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发现一些问题,思考如何独立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农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多大,感受到他们能做的事情有多种,让他们明白未来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可能。“最近,青年学校学生资助计划的发起者徐丹将他们的项目介绍到Zhongxin.com,这样的项目正在为中国学生探索一种新的独立教育模式。
“青年学校学生资助计划”是由网秦发起的一个帮助农村教育的非盈利项目。通过向农村儿童免费提供与城市儿童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平板电脑(ipad),该项目整合了学习和教育应用,并独立开发了独家定制的网络扫盲课程系统,由项目指定和培训的教师指导和陪同学生学习。利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优势,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勇于创新。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是青年学校价值的重要体现,它已经成为区别于其他教育公益项目的主要亮点。“青年学校学生资助计划的创新之处不在于用新的科技产品代替书包、衣服和现金来捐助学生,而在于用科技产品和网络思维方式来帮助学生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变得更加顺从。这个想法是,对于孩子来说,少年学校认为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指导。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少年学校不是让孩子成为什么,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优势连接社会的各种资源。在多元化教育过程中提供更多选择,引导孩子分享资源,帮助他们成为自己。”徐丹介绍道。
作为教育公益组织的新生,青年学校助学计划也在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探索中进行着自己的实践。徐丹认为,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世界,还要教会他们表达自己和与他人交流。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世界,并与他人建立联系,他们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徐丹进一步介绍,“例如,在云南、贵州、河南和河北的项目学校中,交叉学习内容整合的学习是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少年学校希望项目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观察、记录、交流和反思,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知,激发他们自我表达的愿望。”
对于徐丹这样一个学习艺术设计、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的互联网老人来说,青年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益项目,更是一个创新产品,一个自己创造的新设计作品。她认为,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是该项目的工具,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青年学校的核心价值是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建构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现代高科技设备和互联网手段,在知识获取、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形式上,从个体学习到群体学习;就学习目的而言,从应试学习到分享学习。
“在项目开始时,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新媒体工具将农村与世界联系起来,这是农村走向全球的基础和起点。新媒体工具的社会应用是巨大的。这些应用方法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于工具本身。当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与他人连接的接口。”在徐丹看来,“让农村学生与世界接轨,是其他传统媒体和教育工具不可替代的需求。”
自2013年9月启动以来,青年学校不断明确自身定位,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青年学校启动了ipad漂流项目,并与农村学校建立了新的合作模式,突出了学校的主动性。到目前为止,项目合作学校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8所增加到1758个班级,共57500人次,受欢迎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7002人。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我们深入参与课程研发,逐步建立了以网络素养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和校外联系课程为核心的青少年学校课程体系。
青少年学校一步一步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数量的增加,也是网络教育在公益领域的影响。2017年1月,网秦凭借“青少年学校助学计划”获得中国公益节“2016年度责任品牌奖”。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在《青年学校助学项目评估报告》中写道:“青年学校项目位于整个公益行业社会创新项目的最高水平,在教育领域的数量屈指可数。它的社会价值是非常宝贵的,对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引领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丹透露,2017年,青年学校将继续开发和优化课程,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合作关系,为农村学生开辟知识建设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并通过教育创新继续践行教育公平。“与硬件支持相比,实际上,软资源很难做到,而且很难很快看到非常显著的效果。然而,我们愿意用一点点的力量,做一点点。如果我们能影响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值得的。”徐丹说道。
标题:互联网科技助学 “少年派”开启教育公益新模式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359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