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高官:加强监管协调 按资管产品类型统一标准规制
本篇文章8128字,读完约20分钟
(原标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本要求。采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调查司司长严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然而,金融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容的,金融中的“脱离现实走向虚拟”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目前,金融似乎“脱离现实”了吗?财务管理部门如何解决“脱离实际”的问题,支持实体经济的振兴?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处处长阮。
记者:最近,社会越来越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首先,请从理论上谈谈如何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关系。
阮。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的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要求。如果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从事自我循环,用钱投机,它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树。同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如果金融出现问题,实体经济将无法获得高效的金融服务,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高度重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实力取决于实体经济,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李克强总理还指出,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生。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为金融系统全面、准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供了根本依据。
记者:你刚才提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要求。作为金融统计领域的资深专家,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方面是否有一个全面客观的统计指标?
阮。从宏观角度看,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一个全面而客观的指标。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提出的。编制该指数的主要出发点之一是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家庭)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其中增量指数是指一定时期(月、季或年)内获得的资金量,存量指数是指一定时期(月、季或年)结束时获得的资金余额。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来看,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角度看,它包括信用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中间业务市场。社会融资规模扣除金融体系内的交易后,真实反映了资金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的流动和结构,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截至2016年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5.99万亿元,是2011年底的2.03倍,2011-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平均增长率为15.7%。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三农”、小微企业、精准扶贫和改善民生等。2016年底,全国农村贷款余额达到23.01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0.84万亿元,分别是2011年底的1.89倍和1.94倍。这表明近年来金融服务业在实体经济中取得了积极成果。
记者: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债务快速增加,杠杆率上升。这是否意味着金融和实体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相容的?
阮·:在宏观分析中,杠杆率通常是用债务与gdp的比率来衡量的。杠杆率能够反映债务融资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15年,中国的杠杆率为232.9%,比2011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同期发达经济体的杠杆率平均仅上升了5.7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我国杠杆部门分布不合理,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比率较低,而企业的杠杆比率较高。在杠杆率快速上升的背后,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下降。2011年,中国每投入1元资本就能增加gdp增加0.32元;到2015年,每1元的投资只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6元。杠杆率迅速上升,而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却下降了。这种“一涨一跌”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
记者:近两年来,我们注意到金融机构的各种“渠道业务”越来越受欢迎,资金传递链越来越多,在金融体系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许多银行投资银行间业务,社会认为金融系统有自我循环的趋势。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阮·:首先要注意的是,金融系统内部的许多交易都是必要的,这对于维持金融系统本身的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金融系统内部的交易行为出现了一些偏差,集中表现在资产管理产品的快速发展和银行间业务的功能变化上。
一方面,在实体经济基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资产管理产品领域,以创新的名义开发了许多长链、跨行业、跨市场、层层嵌套、结构复杂的资产管理产品,各种“渠道业务”大行其道,导致资金在金融系统内滞留时间延长。甚至一些资产管理产品也依赖于控股公司的结构,控股公司在集团内部进行流通和买卖。根据现有数据,截至2016年上半年,金融业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的总余额达到近80万亿元。
另一方面,一些银行通过回购、同业投资等方式投资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资产,同业投资业务发展迅速。此外,一些网上贷款平台违背了服务小微企业的宗旨,吸收资金进行复杂的嵌套投资,这也延长了融资链。
这个问题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跨行业、跨学科的监管体系存在漏洞,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不够,导致空.监管标准和监管真相不同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业的综合统计数据不完善,导致跨行业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不足。各种产业金融一体化集团、金融控股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交叉金融产品和地方金融交易所发展迅速,一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产品徘徊在灰色地带,但实际上却不受控制。监管套利活动滋生。二是金融机构缺乏市场化退出机制,金融产品刚性支付普遍存在,金融市场无法清理导致部分定价机制失效。价格扭曲增加了市场套利机会。第三,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导致投资不足。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下降,一些工业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导致投资基金不敢进入或不愿进入。服务业仍有许多规定,一些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制约了服务业吸收资金的能力。
记者: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上述现象在社会上经常被表达为“脱离现实走向空虚”。你能谈谈你对虚拟经济的看法吗?
阮·:实体经济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服务生产。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都是实体经济。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批发和零售业是实体经济,大多数金融行业也属于实体经济。例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三农”、房地产贷款、ipo、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帮助国际产能合作等。都属于实体经济。
人们普遍认为,证券等二级金融市场交易和衍生品属于虚拟经济。
然而,二级市场交易在实体经济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证券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用来判断业务运营的质量,促进资本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流动,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营效率。例如,用于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远期、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用于帮助出口商规避汇率风险的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期货,不应归入虚拟经济。另一个例子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交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整资金的盈缺,满足支付和清算的需要。只要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就不应该简单地将其视为虚拟经济。也就是说,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流动资金不能被节约,这有其客观必然性。
金融业也有一些产品基本上在金融业流通,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甚至成为简单的赚钱工具。这些产品属于虚拟经济。金融业的虚拟经济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金融业和衍生品交易的二级市场,不包括具有定价和风险管理功能的部分。这应该受到密切监测。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金融企业对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经营金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吸引工业企业进入金融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阮·:近年来,工业企业经营金融的现象有所增加,一些工业资本申请金融许可证的热情较高。
截至2015年底,上市工业公司持有43家银行、9家证券公司、6家信托公司、2家期货公司、5家基金公司、16家金融公司和8家保险公司的股份。此外,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各种名称的金融中心,并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产权交易中心等一大批准金融机构。在一些地方,准金融机构已经遍地开花。
大量工业企业进入金融业,这与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潜在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明显下降,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关。首先,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下降了。一些工业部门的供应体系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只能满足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在上市公司中,2015年机械设备和化工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71%和4.85%,分别比2011年下降了12.6%和9.05个百分点。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导致投资基金害怕和不愿进入。第二,服务业监管力度加大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一些领域在政策上相继开放,但一些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不同程度地形成无形的市场进入壁垒,制约了服务业吸纳资金的能力。第三,一些实体基金受神话一夜暴富的刺激,进入房地产、股票、债券等市场进行投机套利。
在处理工业企业财务时,要加强指导和监督。金融行业的工业企业应该端正思想,自力更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业与其他行业在风险特征、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工业企业应严格执行许可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监管要求,依法审慎经营。
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据了解,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阮。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高不良率和银行业的贡献被低估,2001年至2005年的平均不良率为4.4%,明显低于同期美国的水平(7.5%)。自2006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上升,2011年达到6.3%,2015年达到8.4%,2016年达到8.3%。从国际比较来看,已经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呈现出较高的趋势。
然而,中国金融业比重上升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其可持续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首先,剥离不良资产的影响。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6.1%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4.0%,主要原因是银行经营状况恶化,尤其是不良贷款率上升。新一轮金融改革启动后,不良资产剥离成功,银行业得以轻而易举地投入战斗,导致金融业增加值快速增长。
第二,金融资产扩张的影响。如前所述,金融总量的扩张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近年来,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受金融资产快速扩张的影响,而金融业的利润率却在不断下降。
第三,金融业需要补充资本。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规模庞大,大型国有银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适应监管和业务发展的需要,银行业需要不断补充资本。由于银行业规模巨大,依靠资本市场融资来补充资本是有限的,因此它不得不依靠利润来补充资本。利润是金融业增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银行业增加值的60%。利润增长率高,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迅速,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迅速上升。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机构的成长和金融从业人员的增加,劳动者的报酬也迅速增加,这也推高了金融业的附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根据初步判断,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未来可能会有所下降。事实上,与2015年相比,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记者:我谈了一些“从现实到虚无”的宏观问题。你认为市场参与者“从现实到空虚”的微观条件是什么?
阮·:一些价格管制、价格扭曲、竞争不充分、市场不成熟是一些金融机构扭曲行为的微观条件。
目前,中国的资金池中有大量的水,但在一些领域,财力的不匹配是严重的。在一些金融市场,套利机会太多,这诱使市场参与者“脱离现实”。
首先,一些金融服务的价格受到监管。由于价格管制,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动机不足,影响了对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第二,一些政府干预金融活动,导致价格扭曲。例如,在地方政府债券互换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财政存款分配等方式干预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定价。存在地方政府债券利率低于国债利率的现象。
第三,互联网金融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一些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活期存款,并提供了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但它们没有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投资者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上存在偏差。
第四,金融机构进入壁垒高,基层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导致基层金融服务竞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机构的行为,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贷款困难。
第五,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机制扭曲。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承担大量政策性业务,软预算约束导致道德风险,导致日常运营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第六,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明显的软预算约束。任何有关系和信息的人都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它对其他实体的投资活动有明显的挤出效应,降低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记者:有些基金还没有进入实物领域。这是否意味着货币传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阮。然而,也有一些因素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首先,在实体经济领域,一些市场主体的金融“软约束”依然存在,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够,价格工具的传导效应有限。二是一些金融机构管理相对粗放,经营行为调整滞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第三,在某些情况下,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存在地方政府干预商业银行经营的现象,制约了信贷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此外,地方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也存在不协调。上述因素,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金融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在某些时期趋于稳定和适度宽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要保持稳健的中性。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部署,为把握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加强价格调控和传导,深化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遏制资产泡沫,防止“去现实化到虚拟化”,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记者:为了解决“脱离实际”的问题,财务管理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
阮::近年来,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抓紧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强调实体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金融领域的“从现实到虚无”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较早提出,在各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正式统计并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以更全面地监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第二,注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利率工具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清理整顿银行业不合理的服务收费,清理不必要的融资渠道,开展地方政府债券互换,促进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6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比过去三年的高点低169个基点;2016年12月,10年期aaa公司债券发行率为3.69%,比近三年高点低209个基点。
第三,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提高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短期融资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协调发展,拓宽货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依托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减少行政控制,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创新债券品种,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流动性。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完善退市机制。完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优惠利率报价,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
第四,支持“补缺”。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引导更多资金流向“三农”、小微企业、精准扶贫、改善民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新经济(Aiji、净值、信息)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应对“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三个战略”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第五,加强监管,引导金融机构以主营业务为回报。不断规范同业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资本市场投机和非法场外集资活动,规范上市公司融资重组行为,遏制期货市场过度投机。开展网络金融专项整治。充分发挥部际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监管合力。
记者: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源头?
阮·:总的来说,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控制货币总量,保持货币政策稳定中性,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要适应货币供给方式的新变化,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流动性关口,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
二是围绕经济工作主线,加大对“三比一、一减一补”的支持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是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金融工作的主线。引导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扶持优质企业,稳定困难企业,坚决让“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坚持“房子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的定位,引导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贷款审核和管理,加强首付资金来源和收入证明真实性等审核。,抑制热点城市房价的过度上涨,支持三、四线城市有效的房地产去库存化。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应以降低企业杠杆率为重中之重,通过市场化的合法债转股和增加股权融资。巩固前期清理和规范收费成果。压缩金融机构渠道业务,缩短融资链。
第三,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引导金融企业回归原点,营造良好的金融秩序,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弹性好,潜力大,回旋余地大。尽管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但它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拥有经常账户盈余和安全的财政赤字比率。只要措施得当,社会预期有效,我们就能跑在风险前面,赢得应对金融风险的主动权。在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要稳步处理好多个风险点。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回归实体经济原点,改变不顾风险追求规模和短期利润的倾向。
第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对实体经济的监管壁垒。
一是理顺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防止金融产品价格扭曲,让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丰富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商业金融、发展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多种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
第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协调,消除金融自循环投机套利土壤。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事件的早期识别和预警、监测和控制机制,以及反周期和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事后救助和处置机制。全面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全面监管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全面负责金融业的综合统计。
进一步加强监管协调,减少监管套利。遵循机构监督与职能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渗透监督。建立激励相容、强大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而非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标准监管进行分类和统一。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数据的统计标准。加快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统计体系建设,支持对资金总额、相关性、杠杆水平和实际投资的监测和分析。
标题:央行高官:加强监管协调 按资管产品类型统一标准规制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4779.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