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到生产线——广东“双高”建设为实体经济“造血”
本篇文章1895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广州6月15日电:从“象牙塔”到生产线——广东的“双高”建设为实体经济“造血”
新华社记者郑、、孟颖如、
在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双高”建设的推动下,广东大学师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科技需求旺盛的生产一线,为实体经济发展制造血液。
从地平线到手,开启校企双赢的渠道
在广州明森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核心卡智能生产线车间,记者看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14岁的研究生刘玉正在对设备进行监控和调试。“我们和明森有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我在学习的时候来实习了两年。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实际工程项目,从一个基本的项目子模块开始,独立完成一个小项目,并在生产线上调试运行,直至能够顺利投入实际应用。”目前,刘玉已经成为该公司的正式成员。
"高等院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技术应该成为生产力."暨南大学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宁说。
“我们团队的主题是一线企业的需求。2003年,我组建了一个团队进行技术研发。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的工厂里度过。”刘宁说:“高校科研不仅要关注国际标准标杆和满足国家需求的‘地平线’,还要关注企业发展需求的‘手’。”学术界和工业界应高度整合,以解决行业的迫切需要。”
“广东是一个制造业大省,手边的东西都是非常技术性的。解决生产问题需要真正的努力。”刘宁说:“这就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促进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需要。”
从数量延伸到内涵质量提升,这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CUHK全面开展了校园部门的学科调整:重点应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和芯片技术,整合相对分散的学科,先后成立了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以适应信息、电子、材料等新兴产业。
“十年来,学校与广东省企业开展了近6800项技术合作,与190多家企业搭建了研发平台。在过去的两年里,共授予754项专利,专利成果的定价为3300万元。该技术已投资两家公司,涉及股本6.4亿元。”中山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行业高地引领超级大脑
打造“双高”,为生产、教育、科研安装超级大脑,是创新源的大布局。
“目前佛山知名大学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然而,我们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加强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带到佛山,并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佛山市市长朱伟说。
目前,广东产学研合作已从“适应与服务”转变为“支持与引领”,构建了具有“造血”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与此同时,一批快速见效、接地气足的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专注于精准连接中的服务产业链。
记者从2017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暨产学研对接会上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已新建R&D机构180所,占全省科研机构的1/3,其中一半以上是与全国高校共建的。累计研发支出超过60亿元。
广东可以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这源于广东的产业优势,为人才提供了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世界。从事R&D活动的人才需要产业和市场来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广东制造业发达,门类齐全,合作完善。这些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才有实践基地和平台,科研成果容易产生“黄金”,实现产业化。
大企业不屈不挠,小企业布满珍珠,这是广东工业的一种模式。民营中小企业对科技的需求不容忽视。在这方面,最近揭牌的“广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省内高校和工业企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中介谈判、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帮助省内高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技研究和服务,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四链”的深度融合。
生产、教育和科研成果纳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如何满足学校和企业的技术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陈云贤说:“在没有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的情况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市场应用成果的比例只有20%左右。”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校创新体系的一大变革:只有让研究人员享受创新红利,才能释放生产力。
目前,广东省高校已经从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为“只发论文”,一线产出的科研和科技成果已经成为教师评价的良好渠道。
“职称评定分类评定后,一批研究人员将转向研究与开发。”刘宁说:“过去大家都忙着写论文,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从事工业科学研究的教师一般论文较少,职称评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评价制度改革后,接力棒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研发。我是受益者之一。”
《广东省商业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规定,高校和科研院所奖励重要科研贡献者和团队的利润比例不得低于50%。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技术转移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资金纳入评估范围,并与资源配置挂钩,引导高校落实高校科技相关政策。对成果发明人的激励,如独立处置成果的权利和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激励机制,引导研究人员通过生产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和有效实施转化,合理合法地致富。”
标题:从“象牙塔”到生产线——广东“双高”建设为实体经济“造血”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7464.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