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为何三年三去上海自贸区”
本篇文章2877字,读完约7分钟
李克强局面中,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哪只手?
这么大的中国,什么考察点能让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去三次?
答案只有一个。 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准确地说,去年3月底李克强去上海视察时,没有自由贸易区。 正是这种考察在国内产生了一个新的东西——“自贸试验区”——半年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横空出世。
年9月,李克强二去上海视察。 虽然是同一个地方,但它“升级”了自由贸易区——不仅是以前传来的保税区,而且是向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试验田。 当时,媒体刊登了首相冒着雨举着伞俯瞰的照片,“上海自由贸易区1岁! ”为题。 。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看着这个“孩子”每天长大。
又过了一年多。 李克强总理以“旋风三日”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马来西亚,夜航上午抵达苏州,主持了第四届中国-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并与多国领导人密集会见。 在这样密集不透风的“克强节奏”下,11月25日,李克强邀请中东欧领导人从苏州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后,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次考察了上海自贸区。
这不仅是重视,也是值得信赖的——在总理的局面下,上海自贸区这一手显然占有相当特殊的位置。
为什么? 李克强三年来对自由贸易区说的三句话,可以看成一个答案——
“自贸区要勇于承担先行试验的责任,扩大推进改革的掘进机、开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 必须砍掉束缚快速发展的荆棘,继续努力摆脱改革开放加速度。 ”。 今年11月25日,总理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考察。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为了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让”出市场更大的空间。 也是为了很好地解决快速发展和开放的关系,深化金融创新。 这里要建设改革高地和创新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和税收洼地。 ”。 年9月,总理再次视察上海自由贸易区时。
“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推动。 今天,以开放促进新的改革,似乎仍然有很大的空之间和动力,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中国到了这一步,应该选择新的开放飞行员,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实验。 ”。 年3月,李克强总理就任总理后首次到外地视察时对上海市第一领导人说。
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自贸区从酿造到诞生再到推广,始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 这被称为总理施政战略的重要“棋子”,领导着整个经济局面的“势头”。
一面局面至少要活两只眼睛,这也能应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两个重要措施。
“列表”的理念
就上海自贸区的影响而言,最直观的例子是,“负面清单”这个本来就不熟悉,专业话语已为社会上大部分妇女和儿童所熟知,相应的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
这是自贸区为转变政府职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道路。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即开展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 这个“棋子”一出来,其结果远远超过狭义的投资管理。 负面清单很快成为自贸区经济活动中“法律不禁止也可以做”理念的形象载体,进而在行政管理体制中扩展到简单的政治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
年召开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公布国务院各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除公开的一些事项外,各部门不得擅自新建行政审批事项,向审批一些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迈进,在不久的将来落实审批清单
那年9月,李克强总理去上海,在自贸区考察时,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说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 负面清单必须再细一点,不能像以前那样大了。 这就增加了政府的责任,要政府加强事后的监管。 “责任清单”是指“法定责任是必须的”。 相应地有了“权力清单”。 换言之,政府机关是“未经许可的法律”。
从负名单推导出的这三个名单,起源于上海自由贸易区,迅速进入中国主流语境,标志着政府施政理念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11月25日,第三次赴上海考察自贸区时,李克强要求以“三张名单”为突破口:为权力减法、加责任、为市场乘法。
一种账户的效果
上海自贸区是另一个创举,是设立自贸账户。 这可以看作是自贸区为实现金融创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迈出的新途径。
去年,这个账户只是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幼苗时,李克强总理敏锐地结合了自己一直在乎的思考。 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区时,他鼓励自由贸易区积极探索为公司设立外汇内外互通的自由贸易账户。 显然,在他的视野中,这位飞行员可以成为处理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的突破口,更好地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可以直逼国内金融业的改革。
时隔一年多,李克强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向他报告的成果是,截至目前自贸区累计开设近3.9万个账户,金融改革跨境收支达到3.8万亿元,较有效地压低了公司融资价格。
总理的心情可以想象。 他高兴地表示,自贸账户改革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必须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及时宣传,进一步探索有伸缩、自由的监管机制。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创新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自由贸易账户的认同和鼓励,在此次李克强之前表明将“适时宣传”,向外界发出强烈信号:中国金融改革方向不会改变,步伐不会停止。
一个支点的力量
“探路”是李克强总理11月25日第三次到上海重新考察自由贸易区的说法,是“在上海创造经验,造福全国”。
去年去上海考察自贸区时,总理说自贸区范围有限,改革潜力无限,必须能在面上复制、宣传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推动全国出现越来越多的改革开放高地。
注意者已经观察到,李克强每次在上海的表现,都带有强烈的信号意味,预示着后续的“大招”即将登场。 去年考察结束后,年末,自贸区在广东、天津、福建进行了复制,上海自贸区扩大范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上议事日程,做出决定。
今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也从28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 总理考察的足迹,已经波及全国四个自由贸易区。
11月25日,李克强要求尽快向其他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宣传自由贸易区可复制、可宣传的经验。 对照前年和去年两次“考察+大招”的路径,分解和思索可以展开——总理自由贸易区战术,在他一直强调的中国经济最大回旋余地和中西部,如何结合,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李克强两年来表示自由贸易区的理念和经验“可复制、可宣传”,但实际上强调的是自由贸易区成为“支点”的力量。
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初,外界评论说:“这里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支点。” 当时有分解指出,深圳没有开放,80年代的改革在哪里。 没有浦东的开放,90年代的改革在哪里? 李克强总理大力推进开放和改革,是“高屋建甫的战术安排”。
上海自贸区用于与30多年前的水龙头进行比较。 最初只有2平方公里的水龙头,就像一个小支点,撬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最后剩下的不是一楼、一城,而是一个体制的力量”。 现在支点转移到了上海自由贸易区。 不变的是改革开放的勇气、智慧和使命感。
标题:“李克强为何三年三去上海自贸区”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22991.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