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为何爱在德国创新
本篇文章1125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阅读
国际咨询公司毕马威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在德中资企业在当地设立了R&D中心。其中,中国企业有20多个大型R&D中心,包括国家电网、中兴、CRRC、三一、徐工、上工神北(600843,诊断单元)、柴蔚等。此外,根据欧洲专利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8330件,首次跻身欧洲专利局前五名。毕马威分析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资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力,而在R&D环境中享有良好声誉的德国将进一步激发中资企业的R&D潜力。
R&D中心激活双方资源
据毕马威(KPMG)发布的《商业目的地——德国2018》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促使中资企业重视创新驱动,特别是鼓励中国企业追求汽车、工业机器人(300024)和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德国恰好在这些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R&D水平,其R&D环境正日益成为吸引外资企业的原因。报告特别指出,与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情况相比,中德之间的研发合作仍有很大潜力,可以增加by/きだよ/.58%的中资、美资和日资企业明确表示愿意每年至少投资1000万欧元在德国开展R&D活动,这一比例远远高于41%的欧洲企业。
据了解,在德国有20多家大型中国企业R&D中心。如德累斯顿CRRC研究院建立的中德合作R&D轨道交通技术中心、柏林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慕尼黑中兴智能手机设计中心、斯图加特宁波盛骏电子(600699,咨询公司)最近建成的全球R&D中心等。既有重视R&D的国有企业,也有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威来汽车等创新企业在慕尼黑直接设立了全球设计中心。
在中国相关企业的倡议下,德中R&D创新联盟于2016年底在柏林揭幕。通过合作项目的定期讨论、考察和实施,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德国R&D中心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中国企业与德国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企业在德国的这些R&D中心甚至比当地企业更有效率。克里斯,前宝马外部设计主管,现任威来设计副总裁?在加入威来慕尼黑全球设计中心100天后,托马森说:“这100天的工作速度是前一家公司的四倍,但质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汤姆森说电动汽车的未来在中国。他说,虽然他在一家有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公司有终身合同,每周只需工作四天,生活舒适,名利双收,但加入伟来设计中心的经历更像是开始了新的生活尝试,重新点燃了设计热情和战斗精神。截至去年年底,慕尼黑全球设计中心累计投资超过8000万欧元,汇集了来自30个国家的150名员工,平均年龄35岁,其中1/4为德国本地员工,中国员工比例不到1/10。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商务处官员王卫东指出,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后,也非常重视R&D能力,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巩固当地R&D优势。如宁波盛骏电子收购德国瑞普后,追加1000多万欧元建设全新的R&D中心,充分发挥当地人才的潜力和活力,最大限度地利用R&D资源。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对外经济政策司副司长温德林对记者说,他欢迎中资企业在德国设立R&D中心。他说,德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国。德国高水平的核心科研能力帮助外资企业升级到同等水平。
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升级
国家电网欧洲全球能源网研究所(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欧洲研究所),目前的研究涵盖了高温相变材料储热技术、石墨烯复合电金属材料、先进可逆高温燃料电池、集中式超快速充电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能源技术领域。这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课题空·怀特,正是他们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英国剑桥大学等50多个欧洲研究机构或大学之间的接触与合作。正在开发的700℃高温相变蓄热材料应用于光电加热时,可提高效率10%,降低成本30%。2016年,国家电网欧洲研究所与伯明翰大学合作建立了一个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伯明翰大学副校长兼工程物理学院院长安迪?思科菲尔德表示,联合实验室将使双方更有效地互补,加快最先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伟来(德国)总经理彼得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在德设立R&D职能部门是外资的升级,这种趋势的力度在未来将会加大和深化,形式将会从R&D和设计中心衍生到更多的方面。“过去,当中国企业面对世界时,他们更多地考虑利用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来销售他们的产品。现在我们需要全面的产业升级。当我们走出去时,我们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全球R&D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
王卫东表示,中国企业在德国设立R&D中心,结合了德国的R&D优势,如R&D创新能力强、R&D高素质人才丰富、产业集群布局合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政府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中德R&D合作互利共赢,前景广阔。R&D中心涵盖的合作领域和形式越来越多,能够有效结合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受到德国各界的广泛欢迎。
今年是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署40周年。德国《明镜》周刊指出,经过中德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几十年在R&D的密切合作,中国已经从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平等的伙伴”。“中国人的科学观非常务实,认为它是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关注市场及其需求。”《德国商报》甚至说,德国企业应该学习R&D中国企业的大胆创新,否则总有一天他们会“赶上中国企业的R&D步伐”。
(柏林,3月26日)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7日,第22版)
标题:中企为何爱在德国创新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4770.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