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改革15年:农村金融主力军成长之路
本篇文章927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李恊王峰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历程中,围绕农村进行的一系列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农村信用社改革始于2003年,它使数以万计的普遍贫困、无力偿债、技术破产的农村信用社重新崛起,并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15年来,通过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推进与市场的全面融合、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体系焕发了内在活力,不仅摆脱了历史包袱和损失帽子,而且资产规模、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18年5月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333,914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13.4%,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在江苏试点的基础上推进的。这应该从朱镕基总理2000年在江苏的调查开始。”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韩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实践表明,江苏农村信用体系作为一个改革试验场,自2001年试点启动和省Be协会正式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样本和农村金融改革的缩影。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走访了一批经历过江苏改革的老农民,从他们的口头陈述中,清晰地还原了15年前改变了无数农村农民工作和生活轨迹的改革。
形势严峻
“2000年,我从中国人民银行调到宿迁信用社担任副主任。几个数据可以解释当时信用社的困境:累计亏损8000多万元,不良率80%...有几次,信用合作社因为缺钱几乎无法开门。为了保证储户取钱,我们只能暂时上缴几十万元给兄弟俩。”江苏工会行政部总经理胡璋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一切似乎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记得,那时候,在信用社,大家都努力工作了一年,但总利润只有1000万元,更不用说消化历史上形成的不好的东西,甚至那一年的支出都无法弥补。老实说,当时,每个人都看不到未来,也没有人想在信用社工作。”胡璋说。
自1983年以来,他一直在一家信用社工作。句容农村商业银行现任董事长朱安顺也有同样的感受:“1996年以前,信用社是由农业银行管理的,‘做主人的不能做主人’;农村社区分离后,日子更加难过。信用社的员工总是自卑,很多人干脆辞职走人。”
标题:农信社改革15年:农村金融主力军成长之路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6536.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