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回顾与未来展望
本篇文章7613字,读完约19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众文化研究、文化市场研究、文化战略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等学术热点。就学术渊源而言,文化研究催生的文化产业研究应具有跨学科、跨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征,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现状是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不规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执行主任马健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是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跨学科范式,直接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空间。
马健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被视为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的工具,所以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是长期停滞不前。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文艺战线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的任务,标志着中国文化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在国家文化政策呈现“松动”迹象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兴起,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相继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兴起不仅是国家文化政策转型的客观结果,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大众文化研究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早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文化上。20世纪90年代末,大众文化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法兰克福学派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传统。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很容易被长期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中国人所接受,并自然成为激烈批判大众文化的理论武器。然而,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观点,并简单地应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以1991年《上海文艺理论》第一期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大众文艺”的文章为标志,文化界开始讨论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以及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阅读》,1997年第2期,关于“公众?文化?以“大众文化”为标志,文化界关于大众文化的大讨论达到了高潮,并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批评和支持观点。陶东风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抽象的批判。他指出大众文化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这种虚假的满足感使人们失去了现实感和批判感,这有利于维持极权统治;大众文化文本贫乏,缺乏原创性。大众文化的受众缺乏热情和批判,他们不能主动和有选择地阅读文本。以张汝伦为代表的学者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张汝伦认为,“大众文化注定是平庸和相似的。”虽然大众限制了大众文化的风格和内容,但他们是被大众文化塑造和改造的。在大众文化强大而无处不在的影响下,大众失去了自己的心智和判断能力,成为纯粹被动的文化消费者。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垄断力量,它正在侵犯和剥夺人们的私人存在。批评大众文化是一项困难但必要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仅在学习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而且接触到伯明翰学派的观点,反思以往的盲目批判。金认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兴起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有反艺术的内在基本品格,这是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悖论。”潘知常明确指出:“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消费形式,应该有信心地提倡、促进和保护。”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把‘救天灭人’作为天职的国家,更应该这样做。”陶东风进一步指出:“在运用西方文化批判理论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在理解和分析中国问题上的适用性是有限的。否则,将西方批判理论机械地应用于中国社会文化研究,将不可避免地使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导致理解的盲点和评价的误解。”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总体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分析和解剖文革时期的文化专制方面非常有效,但用它来批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众文化却是牵强附会的。”以戴锦华的专著《看不见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出版为标志,中国学者开始试图摆脱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固有框架和研究常规,尝试对90年代中国本土大众文化进行描述和阐释。
这场关于大众文化的大讨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最终结果是大多数人接受并认可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被认为是“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一种当代文化消费模式,它是由消费意识形态规划和引导的,采用时尚的运作模式。”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它是当代公众大规模参与的当代社会和文化公共空或公共领域。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活动,有广泛的人类参与。”总的来说,“90年代初特别是93年以后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的流行,以及几乎同时发生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构成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流行的重要语境。”
二、文化市场研究热
如果说大众文化的研究热潮主要局限于学术界的理论讨论,那么文化市场的研究热潮则具有相当鲜明的实践特征。1980年2月23日至3月14日召开的全国省、市、自治区文化局长会议,直接揭露了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要求:“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努力熟悉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和掌握一些经济知识,提高组织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的能力,组织人民的文化生活,学习文化事业的管理。”
1983年元旦,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朱·发表了著名的《元旦讲话》:“农业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普遍适用于文化艺术事业,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他的讲话触及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随后,全国各地开始了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艺术团改革。1988年8月24日至29日,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等单位召开了首届全国文化市场理论研讨会,讨论了文化市场的内涵、管理体制、立法原则以及如何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于庚水、钱祖辉、温芳久分别论述了文化市场的立法、文化市场与表演艺术的关系、管理文化和文化市场管理,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化市场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标志着人们对文化市场认识的逐步深化。
1988年2月,文化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使用了“文化市场”的概念。通知指出:“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对繁荣我国文化事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发挥着积极作用。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这表明文化市场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正式认可,是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中国文化市场逐步开放,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涌现,文艺团体开始试行聘任制。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企业制度、政府行为”和“产业运作、市场行为”的双轨阶段。自1988年初以来,《中国文化报》组织了一场关于“文化市场”的大讨论,先后发表了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及其特征》、的《文化管理的制度基础》、的《田子夫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的《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局,负责“集中管理文化市场,促进演出市场、电影、音像市场、图书市场、文物市场、书画市场、文艺娱乐场所以及其他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社会市场的健康发展。”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总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市场研究热潮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实践特征。与大众文化研究强烈的“火药味”相比,基于文化产业实践的文化市场研究更具共识性而非争议性。
三、文化战略研究热
1986年2月17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广州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拉开了中国大陆文化战略研究的序幕。1986年12月11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原则上同意经过30多次研讨会和讨论形成的《广州文化发展战略纲要(草案)》。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许世杰、于光远、蔡苏生等人在《广州研究》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也成为中国文化战略研究的一批早期成果。
1986年5月10日至5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召开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大量调查和100多篇论文、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上海400多位专家共同起草了《关于制定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草案)》。1986年7月,上海制定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报告纲要》,提出“上海文化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短期目标是创造开放、多样、创新的文化环境。”1987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审议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报告纲要》,同意开展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试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文化战略研究开始兴起,全国许多省市都开始研究制定本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许多来自政府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加入了区域文化战略研究的行列。截至2008年1月,“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或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它反映了区域文化战略研究的普及;另一方面,也表明各地的区域文化发展目标缺乏个性。
事实上,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盛行的文化战略研究热的最大问题是长期缺乏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直接的结果是各地的文化发展战略没有统一的指导,各地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也失败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季羡林、冯慧明、方炎明等学者就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石、胡慧琳等学者的深入研究,这一重要课题开始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3年7月至8月,《中国文化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未署名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中国文化在战略机遇期崛起的高度,深入探讨了文化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战略的方向选择、时间坐标和历史坐标。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战略机遇期的四项基本文化战略:文化、经济、政治协调发展战略、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战略、文化创新战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战略。这一系列文章的发表,意味着人们对中国国家文化战略的理解正在加深,并开始逐渐达成共识。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规划。”这不仅意味着文化战略的研究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国家层面文化战略的制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文化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论坛,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专题探讨。会后出版了《文化发展战略论坛文集》。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一五期间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此后,中国文化战略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虽然“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不能与韩国1998年提出的“文化立国”战略和英国1999年提出的“创意英国”战略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提并论,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一领域很快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学术热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的文化安全战略(爱情基础、净值、信息)已经开始进入学术视野。1999年8月,林红玉率先提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主题。”2005年,胡慧琳先后发表了《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和《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报告》,首次将文化安全问题置于国家“大战略”的高度,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果说林红玉的论文《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开启了中国文化安全战略研究的序幕,那么胡慧琳的三部专著的出版则掀起了文化安全战略学术研究的热潮。
总的来说,文化战略研究热是在长期缺乏国家文化战略的情况下,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热引发的一种学术现象。尽管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但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高度集中制定文化战略的局面,体现了文化战略研究的多样性和本土化。
第四,文化产业研究热
从文化产业理论史的角度来看,文化经济和文化管理研究是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俊就开始探索文艺管理。1986年5月,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主办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于光远首先倡导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此后,一批关于文化经济和文化管理的著作相继问世,如的《烦恼与回头:文化艺术管理初探》、俞敏的《文化管理研究》和严的《文化经济学》。日本第三产业的最新分类,发表在1985年第一期《外国经济与管理》上的一篇摘要中,首次提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1985年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首次将“文化”纳入第三产业范畴,从而获得了“产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地位。
199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在肯定“以文补文”的同时,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政策”的主张。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文化卫生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改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1993年,国务院研究室专门成立了“完善与文化事业有关的经济政策”课题组,对文化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着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运行机制,使文化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此期间,基于文化产业的实践,人们加深了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谢明嘉指出:“文化产业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与扩大的自然产物。与此相适应,在经济文化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大文化的新观念,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在总结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后,钱莱忠呼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文化事业框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文化资本为载体、非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最终被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认可的同时,金也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产业与文化的矛盾”。他提出“尽快建立和完善当代文化保护机制”。因为“当代文化保护机制是保证市场条件下文化全面、综合、均衡发展的根本制度,是解决产业与文化矛盾的重要配套措施。”刘润从文化产业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入手,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成为批判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他认为:“为了达到资本增殖的目的,文化作为商品的大规模生产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文化生产方式。”“要实现整个社会对经济和文化的共同控制,让它们为人民的全面、自由和健康发展服务,就必须超越资本主义”。但总的来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总趋势已经从批判性研究转向建设性研究。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199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大幅削减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背景下,文化部增设了文化产业司。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成立标志着文化产业终于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文化产业的研究文献也呈几何级数增长。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也是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这不仅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开始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成为一个“支柱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学术界也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与对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热潮,逐渐拓宽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
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该分类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小组在《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制定的。首次从政府统计的角度,权威地界定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和中国文化产业的范围。2005年1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从经营活动、财务状况、从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了描述。2006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据统计,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小、人均利润少”、“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等三大问题。这一统计数据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告别了模糊描述的时代,也宣告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进入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新时代。2012年7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定量研究和指数编制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
V.未来展望
除了流行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外,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课题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性质、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问题、文化产业的具体形式等基本问题。3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就学术渊源而言,从文化研究中诞生的文化产业研究自然应该是跨学科、多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因为“文化研究在跨学科的范围内运作,涉及社会理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媒体研究、文学和文化理论、哲学和其他理论论述。”然而,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现状是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且不规范。其直接后果是,原本具有整体意义的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被强行分解为单一的学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学术工具因此被局限在某一学科的视野之内,从而使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或者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而难以对症下药。这也使得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步履蹒跚,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传统文化研究方法论的优势,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跨学科范式,直接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
标题:马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回顾与未来展望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0685.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