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审批后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新路径
本篇文章2627字,读完约7分钟
依托“互联网加税收”,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信息手段为支撑,分类为主导,专家团队为保障,共治为补充”的方式管理企业所得税。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所得税的所有前置审批已经取消,纳税人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如何控制税收风险也成为税务机关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以“互联网加税收”为重点,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信息手段为支撑,分类为主导,专家团队为保障,共管为补充”的方式管理企业所得税。综上所述,就是要优化纳税服务,提前(申报前)进行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纳税人申报水平。在事件发生时(汇付期和提前还款期),利用信息技术(审计软件)实时扫描识别纳税申报风险,并立即推给纳税人,纳税人根据风险预警信息进行更正申报。事件发生后(汇款期和提前还款期后),首先是将纳税人未处理的风险交给税务征收部门,推给基层税务机关。根据风险的分类,他们将被提醒,税务评估和税务检查;二是企业所得税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进行分类风险分析、识别和应对;第三,国家和地方税收之间交流和共享信息,深化合作,合作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
事件管理:预警与纠错并重
近两年来,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税务机关管理的户数迅速增加。以河北省为例,结算支付企业的数量从2012年的19万家增加到2015年的38万家,而税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增减。他们只依赖传统的年度回报人工审核。一方面,家庭数量减少。无法管理它;另一方面,由于业务水平的限制和工作的复杂性,税务管理人员的审计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开发软件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纠错,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围绕即时纠错加强汇款监管。开发企业所得税结算审计软件,系统梳理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申报表与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申报表之间的逻辑交叉关系,突出纳税差异、税收优惠和特殊行业监控等风险导向,设置相应的逻辑审计指标和涉税风险指标。
通过该软件,利用上述监控指标,依托网上纳税申报平台(纳税人侧)和税源管理平台(税务侧),在汇付期间,每天提取金税三期系统的年度纳税申报数据,并进行实时扫描。年度报告填写逻辑和涉税风险识别,填写逻辑的错误提示为错误信息,涉税风险问题提示为风险信息。申报完成后的第二天,扫描结果将被推送到纳税人端和税务端。
在纳税人方面,网上申报纳税人通过互联网推送信息,大厅内申报纳税人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提示信息。
在税务方面,扫描结果由税务机关和风险错误类型在税源管理平台上显示,各级税务机关可以帮助纳税人纠正和组织风险应对。整改结果可以反映在错误信息和风险信息的消除上,税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汇款结束后,未消除风险的纳税人应及时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进行风险应对。
利用汇款审核软件的信息手段,不仅解决了人工监控的人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申报数据的质量;绝大多数报告错误和税务相关风险将在汇款期间得到实时解决,以在风险发生前预防风险并加强风险管理领域;避免纳税人不必要的税收违法行为,减少滞纳金、罚款等损失,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守程度。
二是围绕预警加强预付款监管。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审计软件,不仅为基础日常管理提供数据统计、账户查询和收入监控功能,还实现预缴数据中风险点的自动分析和识别。在报告期内,软件将通过互联网自动向纳税人推送风险识别结果或发送短信提示;报告期结束后,风险信息将自动推送到空管部门。
预付款和汇款审计软件的应用,将实时监控企业所得税申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分类制定政策,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收流失。
活动后管理:演示和推广
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专家团队和省、市、县税务机关的资源优势,实行规范、专业、差异化的税收征管方式。
根据企业所得税事项的风险程度和重要性,省级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企业改制、政策搬迁、上市公司限售股减持、年度减免税500万元以上的税收优惠、2000万元以上的资产损失、2000万元以上的收入或股权转让计税依据由省级局负责;其余税源和事项由市、县税务局负责。
省局通过选拔考核和实战竞赛的方式组建了企业所得税专家团队,集中团队成员,集中时间和地点对上述事项进行风险分析,剖析典型案例,克服难点问题,总结风险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统一政策执行口径,规范工作标准,通过案例模板、会议交流和经验推广,为基层培训企业所得税管理骨干,提供后续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范例。在此基础上,市县税务机关充分发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优势,落实省局评估结果,灵活开展本级管理范围内的高风险事项和日常管理事项,将事后管理范围从点拓展到面,借助业务骨干提高事后管理的整体质量。
税收共同治理:共享、协同和双赢
国家税务机关在责任分担的基础上,强调合作与治理,加强两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沟通,激活信息聚合效应,实施风险协调,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效率。
首先,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尺度。州地税联合开展企业所得税管理分析,建立政策咨询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企业所得税政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确保政策统一。
二是共同夯实征管基础。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共同开展企业所得税登记和信息核实工作。共同开展数据分析,共同确定企业所得税户籍数据的提取口径,并进行统一分析比较;共同开展逐户清查,通过协商共同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范围,防止税源管理出现空文件;共同加强后续管理,经核实后共同确定未申报户的退税、滞纳金和罚款的处理原则,加强国家和地方税务经核实后的信息交流,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第三,联合调查涉税风险。国税与地税合作开展地税开票专项清查,排查开票后未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风险隐患,组织国税机关进行全面清查;配合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检查,相互提供本部门检查机构出具的企业所得税在对方管辖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偷税信息,并将检查结果提交评审机构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收回违规享受的税收优惠;联合开展专家组风险识别,联合组建国家和地方税务风险管理专家组,共同实施企业所得税重点问题风险管理。
第四,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回顾该软件在国税系统的综合应用,可以构建企业所得税的长效管理机制,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风险分类制定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质量。
(作者: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标题:取消审批后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新路径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258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两证整合”让个体户办税更方便
下一篇:对改进税务行政诉讼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