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新闻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郑州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为网民提供郑州新闻、健康,娱乐 、女性、房产、影视、图片,汽车等生活信息传播服务。

主页 > 郑州新闻 > 用科技护航藏族群众“口粮”安全――记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

用科技护航藏族群众“口粮”安全――记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

来源:郑州新闻网作者:锦体更新时间:2020-10-22 12:21:35阅读:

本篇文章131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拉萨6月26日电:用科学技术保护西藏人民的“口粮”――记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新华社记者黄兴

我小的时候,尼玛·扎西的家乡肥力低,产量低,村民们去异乡换食物;现在,由于他培育的青稞品种,这个昔日的缺粮村已成为“家家户户的满仓”。

青藏高原土壤肥力差,农业落后,保证青稞口粮供应不容易。尼玛·扎西,党委副书记、西藏农牧学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解决西藏人民的口粮问题。他育成的品种“藏青2000”亩产350公斤,是青稞产量的新高。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0多万亩,使数百万农民受益。

“农民努力工作,但收获很少。新中国成立前,西藏的亩产只有100公斤。我们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责任是用技术促进生产,党员的责任更大。”尼玛扎西说。

1984年,尼玛·扎西从西北A&F大学回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开始了他的青稞研究生涯。首先,他系统地鉴定了数以千计的青稞品种,几年来,他每天都像一个“土壤专家”一样投身于青稞田里。此后,他不断调整育种目标,参与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的选育。

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西藏青年2000”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培育这一品种,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在实验场呆了很多年。“今年它常常充满希望,但明年就不会奏效了。它将年复一年地交织着希望和遗憾。”他说。

2002年,在白朗县尼玛扎西发现了一种理想的青稞种苗。“种子、颜色和株高都很好”。从那以后,基于这种青稞幼苗,他反复进行了各种试验,最终在2013年通过了品种审定。当年,该新品种推广种植10多万亩,平均亩产350公斤,创历史新高。

“办公室里没有变化。只有踏上土地,触摸绿色的幼苗,我们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只有倾听农民的技术需求,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他们有收获,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是成功的。”他说。

近年来,随着遗传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尼玛·扎西投身于这一前沿领域。他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对古青稞品种“拉萨沟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首次绘制了高覆盖率的基因图谱。此后,青稞育种进入了基因组时代,青稞育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还希望将青稞推向全世界。早在1992年,他就提出在青稞加工中突出β-葡聚糖含量高的品种。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青稞红曲酒、青稞方便面等产品,广受青睐。

尼玛·扎西作为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深知“以党建促科研”的行动,注重激发党员的创造力。科学技术领域的党员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党性掌握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专长,为工业进步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提供支持他说。

随着“两学一工”学习教育的开展,自治区农牧学院党员主动把学习教育和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成为合格的党员。

现在,这个拥有70%党员的科研机构正在成为西藏科研的高地,在青稞、牦牛等领域取得了成就。去年,农牧业部联合建立的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为西藏农牧学院的优势科研平台。今年,该科研机构将实施186个各类项目,总支出4.18亿元。

“围绕领军人才,培养优秀团队,建立优良纪律,扶持富民产业,带动人民致富”。如今,自治区农牧学院正朝着“科技兴农”的道路前进。

(主编:何一华hn110)

标题:用科技护航藏族群众“口粮”安全――记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尼玛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786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郑州新闻网介绍

郑州新闻网立足郑州,纵览世界,依托郑州资讯优势,通过互联网提供最新、最快、最鲜活新闻资讯。为促进郑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郑州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服务。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新闻、信息,引导郑州新闻的舆论导向,能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发布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多方位资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