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探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长效扶贫之路
本篇文章3069字,读完约8分钟
在碧桂园集团的帮助下,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蜀山村出现了新面貌。张建军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吕洋村,在碧桂园集团的帮助下,通过发展种苗产业来帮助贫困人口。图为村民们正在浇水。(数据图片)
从绿色产业扶贫到农村振兴与整合,从全村扶贫到全县帮扶,碧桂园以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为起点,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自身资源优势的扶贫之路越来越宽,可以复制一条具有碧桂园特色的道路,帮助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
5月31日上午,碧桂园田东县精准扶贫农村振兴指挥部揭牌仪式和技能培训精准扶贫启动仪式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马平镇举行,碧桂园集团与田东县精准扶贫农村振兴结对援助正式拉开帷幕。碧桂园将因地制宜,探索革命老区“造血、复制、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帮助全面脱贫。
此前,碧桂园已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13个革命老区县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确保到2020年,13个县全部32万户已建档贫困家庭脱贫。并通过全县的帮助,探索农村振兴的新途径。
从工业扶贫到全县扶贫
“八年前,蜀山村还是满是污水。大多数村民住在破旧的泥砖房里。村子里没有自来水。年轻人出去工作时不想回来。”广东省英德市华堂(蜀山)村党支部书记罗世煌说:“当碧桂园扶贫项目选择帮助我们村的时候,村民们不相信它会给我们村带来多大的变化。出人意料的是,8个月内,碧桂园为村民建造的第一批新房子就交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引导村民发展种苗产业,让贫困家庭拥有‘造血’功能。”
蜀山村是碧桂园探索精准扶贫的第一个试点项目。蜀山村原为水库移民村,共有13个自然村,380多户。这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庄,山少地多。2010年6月,碧桂园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杨国强决定捐赠2亿元用于蜀山村扶贫。
我听说有些企业想为贫困户建房,但许多村民不相信。2011年初,第一批村民只花了35000元就住进了一栋10万元的小联排别墅,两层半高,面积110平方米,看到的村民都相信了。
“输血”不能取代“造血”。如何使贫困家庭有能力持续增加收入?经过调查,碧桂园和当地政府提出了发展绿色种苗产业的扶贫思路。碧桂园结合其绿化公司的优势,派技术人员到蜀山村建立苗圃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
但是,育苗成本高,初期投资大,村里大多数贫困农民资金不足。于是,一项“借你的种子,卖了还你钱,还你钱,还你钱”的帮扶政策出台了——碧桂园给村民们付了50%到90%的苗钱,又把苗钱还给村民们。同时,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由碧桂园以市场价格或保护价格收购,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绿色产业扶贫”给蜀山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碧桂园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穷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驱动力找到了最佳结合点,这使得绿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市场机制。
“以前,连孩子都没钱上学,家里还欠着4万元的债。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还清了债务,而且还有银行存款。”村民熊告诉记者。现在,熊担任了合作社的组长,成为蜀山村最先致富的贫困户之一。截至去年年底,熊的种苗销售额已超过100万元,净利润达到60多万元。今天,蜀山村参与种植的167名农民累计种苗产值超过2600万元,农民家庭平均收入增加7万元。
随着蜀山村的成功实践,碧桂园开始了小规模的复制。2016年,率先将这一“绿色产业扶贫”经验引入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马乔区吕洋村。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农”模式,发展种苗花卉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批贫困户走上了小康之路。
2017年10月27日,碧桂园以英德市为试点,在英德市蜀山村进行整体扶贫开发,共捐赠5亿元,帮助英德市78个贫困村和17611户贫困家庭,设定了一年脱贫、三年振兴的目标。
特殊行业扶贫得到快速推进
“造血”产业扶贫是碧桂园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从广东省英德市蜀山村的初步探索,到广西田阳县吕洋村的深化实践,经过8年的实践,田园扶贫和工业扶贫的扶贫模式迅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广东省韶关市营盘村甘薯合作社的成立;在广东省潮州市黄征村建设茶叶工业园和茶叶加工厂...每一个扶贫点都是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发展促进了精准扶贫。从2010年至今,碧桂园不断探索广东、广西、四川、海南等地特色产业的扶贫路径。截至目前,精准扶贫项目受益人数已超过8万人。
“为了准确帮助8个省、13个市县扶贫,碧桂园将在帮扶县中选择地理环境适宜的地方,以产业扶贫和人才培养为主要措施,突出其顺银公司牵头的种苗绿色产业扶贫特色。登陆,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专业苗圃场,为农民提供种苗回收的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全产业链援助。”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说。
记者注意到,碧桂园整体帮扶13个县的定位已经超出了扶贫的基本要求。他们将精准扶贫与农村振兴相结合,为贫困家庭寻找一条生路,使其具有“造血”功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碧桂园已作出战略安排,以促进援助地区的农村振兴。5月8日,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并宣布进入现代科技农业。针对结对帮扶的13个县,碧桂园与现代农业公司合作,在现有规划和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000061),充分发挥帮扶县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帮助指定帮扶县创建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精准扶贫将提升到主营业务的高度,实施“房地产+扶贫”的双主营业务发展。据悉,集团通过内部岗位竞争和外部招聘,首批招募的近百名扶贫人员将赴各地帮助农村贫困人口。
“碧桂园希望走上一条可造血、可持续、可再生的扶贫和农村振兴之路,并确保在2020年完成帮助该县精确扶贫的任务,开辟农村振兴之路。”莫斌说。
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梁健表示,碧桂园通过产智结合,创建了具有特色的长效扶贫机制,已成为广东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的带头人和典范。
教育帮助智慧探索摆脱长期贫困的方法
“以前,每年只有在割麻竹笋的季节,才会有一些零活做。我从没想过一天能挣一万多元。”广东省英德市镇的一个贫困家庭谢告诉记者。
碧桂园结合自身优势,扶贫与智慧支持相结合,让贫困家庭掌握致富技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017年11月,碧桂园在谢村进行ssgf铝模具组装技术培训,他参加了第一批培训课程,全村20多人。Ssgf是碧桂园首创的建筑产业化新技术体系,具有优质、快速、环保等优点,是目前我国提高建筑质量的先进技术。很快,谢就掌握了相关技能。
培训结束后,他们去了东莞市广盛达建筑科技工业园,正式“转型”为建筑行业的工人。建筑企业提供的月薪接近1万元。碧桂园的技能训练,不仅使谢摆脱了“望天吃饭”的窘境,入不敷出,而且给了他一个技能。
乡村花园培养农村需要的和村民想学的东西。如今,每当碧桂园帮助穷人,教育和培训必须首先进行,从维修电工,驾驶农业机械,叉车,ssgf铝膜技术工人等。六年来,培训农村劳动力21857人,就业9000多人,平均收入增长20%。许多村民每月收入超过1万元。
一个人变得有才华,整个家庭摆脱了贫困。碧桂园着眼现在,着眼未来,坚持智力支持,加大对13个县的教育扶贫投入。此外,碧桂园还计划设立健康扶贫基金,加强13个县的补充医疗保险,为贫困家庭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使更多的贫困人口能够看到和抵御疾病,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人数。
“这是一个以社会责任为基石,以党建和扶贫为先导,以产业和培训为两翼,以教育扶贫和卫生扶贫为补充的生动案例。”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表示,碧桂园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工作,走上了一条有碧桂园特色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建军)
标题:碧桂园集团探索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长效扶贫之路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5164.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