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货币化安置不踩“急刹车” 确保楼市不大起大落
本篇文章1984字,读完约5分钟
在房地产调控逐步转向“三四线城市”的背景下,关于“全国暂停房改”的猜测很多。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在商品房存量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要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房政策,采用新的棚改安置房;凡有大量商品住房库存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据专家分析,这意味着工棚改革的货币安置政策不是突然刹车,而是更加强调控制节奏和规模,根据各地的实际安置方式推进工棚改革,确保楼市不出现大幅波动。
“走出棚子,进入大楼”稳步推进
围绕舍改革,市场一直关注舍改革的货币化。目前,我国棚改安置方式主要分为实物安置和货币化安置。一般来说,前者是由政府来代替房子,而后者是直接分配资金给居民购买自己的房子。在2008年棚改全面启动之初,实物安置是主流。此后,一系列促进政策被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的比例逐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分别为7.9%和9%,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29.9%、48.5%和53.9%。
“在控制节奏和规模的条件下,货币化安置对改善四线城市的状况非常有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华林对记者进行了分析。随着项目的推进,近年来棚改的重点逐渐从大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一方面,采用货币安置方式有助于消化城市商品房存量,满足拆迁户的住房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通过信贷支持的方式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农村改革。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到2017年,全国共开展了3896万套棚改,帮助约1亿人“走出棚子,走进大楼”。其中,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启动棚户区改造2645万套,全国棚改完成投资约6万亿元。6000多万居民“走出棚子,走进大楼”,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这种安置方法适合当地条件
然而,工棚货币化也存在一些问题。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变化,商品房存量不大,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和完善,住房货币化安置比例仍然偏高。
事实上,早在201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个部委就明确表示,消化周期小于15个月的商品住房的市县应控制住房货币化安置的比例,采取更多方式建设新的安置用房;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进一步明确表示,2018年新开放的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棚改项目仍将在商品房存量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实施,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棚改专项贷款不予支持。几天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强调,有必要根据当地情况促进工棚货币化。
“这些行动意味着舍改革的货币化政策已经转向,但它不是一个‘急刹车’。”邹认为,在操作上,有些地方项目太多,没有明确的货币化安置比例标准,使得操作难以规范。然而,这一次再次传递的政策信号是,货币化安置的数量和比例将在未来减少,新项目的审批将变得更加严格。
负责人强调,工棚改造的范围和标准应进一步明确,并合理把握。各地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认真评估和论证财政承受能力,避免一刀切、分层次设点、盲目举债摆摊,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标准和范围,重点解决旧城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的重点问题。
确保房地产市场不会大幅波动
如何理解政策趋势?这将如何影响当前的房地产市场?
许多专家认为,逐步收紧货币安置是大势所趋。货币化安置带来了大量购房需求。随着去库存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城市库存不足,短期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自2017年以来,四线城市的房价一直在上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的报告,咸阳、绵山、眉山、南充、烟台、西双版纳等许多中小城市。是2018年上半年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之一。
邹表示,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重要的一点是房地产市场不能大幅波动。在一些地方,工棚货币化安置客观上推高了房价。在这种情况下,“轻刹车”是不可避免的。华创债券还分析称,货币安置比例在过去三年一直在上升,预计2018年将逐渐下降。
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将是渐进和适度的。据专家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棚改将有节奏地推进。短期而言,已获贷款的项目将继续实施,在途贷款可支撑今年棚改投资的正常步伐。从长期来看,随着货币化安置比例的降低,货币化安置对消费的刺激效应将逐渐变为中性回报。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启动棚户区改造363万套,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2.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地要尽快启动新项目,加快续建工程建设,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和住房的规划、审批、建设和交付同步进行,严格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让更多困难群众尽快“出棚子进楼”,过上舒适、舒适的生活。
标题:棚改货币化安置不踩“急刹车” 确保楼市不大起大落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6570.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下半年楼市猜想:“大稳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