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根除滥用停牌弊端需提升停牌效率
本篇文章1277字,读完约3分钟
曹中铭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停牌与复牌制度改革,坚决遏制上市公司随意停牌、过度停牌和长时间停牌的弊端,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停牌与复牌,显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以提高停牌效率。
数字往往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以上海股市为例,近年来,上海股市公司停牌数量逐年减少,2015年停牌1254起,2016年停牌733起,2017年停牌601起,2018年初至7月31日停牌323起。
自2018年以来,上海股市停牌的公司数量持续下降,平均每天停牌74次。2015年,由于股市异常波动,为规避风险和股价下跌,上市公司停牌也出现异常。2016年,上交所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事件停牌与复牌指引》,加上监管力度的加大,导致上市公司停牌数量持续下降。
上市公司停牌有两个基本功能:确保公平信任和引发重大风险。然而,在a股市场,它衍生出许多功能,如防止和控制内幕交易,发行价格锁定重组,甚至避免特殊的市场条件。
因此,“去功能化”应该是悬架系统改造的重中之重。事实上,随着非公开发行越来越市场化,由于“发行首日定价”,上市公司停牌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随着停牌制度“去功能化”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的停牌也将减少。
在停牌问题上,上市公司将剥夺投资者的知情权和交易权,这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可能失去资本市场的信用。
我们已经为暂停交易付出了代价。那一年,a股连续四次突破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直到第四次才被纳入。此前被排除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停牌。然而,由于停牌时间过长,一些上市公司(其中许多是知名公司)已被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拒之门外。
虽然通过停牌制度的改革,上市公司的停牌显示出好转迹象,但自2015年12月起停牌的st新沂(600145)等a股“钉子户”依然存在。
截至今年8月9日,上海股市停牌的公司数量已减少至45家,仅占上海股市公司总数的3.1%。尽管这一数字与海外市场基本持平,但a股在规范上市公司停牌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例如,在前期,股市持续下跌,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的股份面临清算风险,为了避免头寸爆炸,停牌的情况并不少见。另一个例子是,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理由暂停交易,因拼凑重组项目而提出的暂停交易申请比比皆是。这种不必要的暂停交易应该说“不”。
必须对症下药,消除上市公司停牌的弊端,提高停牌效率。重组和防止和控制内幕交易(如停牌)的实质在于信息披露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果上市公司监管到位,内幕交易就不会发生,这也是深圳许多上市公司在不停牌的情况下开始重组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例子是上市公司随意停牌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上市公司很容易随意停牌。
至于上市公司长期停牌,监管当局其实可以引入强制复牌机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上市公司,以及在策划重大事件时是否没有先例,都应该有一个时间限制。截止日期一到就恢复交易,这不仅可以加快重大事件的策划进度,给市场以警示,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交易权和知情权。
(作者是金融评论员)
编辑朱昱
标题:曹中铭:根除滥用停牌弊端需提升停牌效率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7668.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