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桶盖比日本差在哪儿?标准缺少技术要求
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佛山质监部选择了7个本土主流品牌和3个日本、美国知名品牌,进行了实物质量与中日标准的对比,完成了第一份国内外智能马桶盖实物质量与标准的对比报告。
报告显示,本土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在技术水平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存在差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仍由日本制造商掌握;中国和日本标准对产品质量有相似的要求,但我们目前的标准仍然缺乏一些重要的技术要求。
这是广东省质监局推进的广东产品质量比较研究与升级项目的一大成果。
上述报告中讨论的主要差距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设计和制造技术之间存在差距。国产品牌产品与日本品牌产品在工业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主板结构、控制元件、加热元件、防水结构等细节上。日本品牌产品的工艺设计可使主板结构防水防潮,选用稳定的元器件,元器件的电气布局科学可靠,带电部分设有可靠的防水结构;国内主流品牌和大多数国内小品牌在工艺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这些细节。
第二,关键部件的研发存在缺口。中国智能马桶盖的许多关键部件来自日本、韩国或欧美。例如,高位置电子连接器(jst)、晶闸管(日本第三机构)、cpu(东芝或st)、温度传感器(日本智普)和大功能陶瓷加热管(日本京瓷)等核心部件仍由日本制造商掌握。自主开发生产国外品牌的cpu、大功能陶瓷加热管等核心部件。佛山的大多数本土品牌都需要外包。
第三,品牌影响力存在差距。经过多年的发展,东陶、稻盛和松下已经占据了日本市场95%以上的份额,其中东陶约占45%,稻盛和松下分别占30%和20%。东陶和松下在中国市场有很高的认可度,东陶、inax、松下和美国标准四个国外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首选,订单约占87%。品牌价值差距也体现在价格上。陶冬、松下、科勒三个国外品牌的智能马桶盖价格普遍高于佛山主流品牌。
第四,制造业水平存在差距。经过日本30年的发展,智能厕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专业人才;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品故障和客户投诉,不断提高制造水平,如电子设备车间的防静电措施、除尘措施、湿度调节措施等;先进企业的装配线已经进入半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高,制造水平有很强的保证。
调查显示,智能厕所在中国的普及率不到1%,日本家庭的普及率为79%,韩国约为50%,台湾为25%。据专家分析,中国有4.3亿个家庭。如果10年内普及率达到40%左右,智能厕所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元。
中国约有80家智能卫生间及相关智能配件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四大智能卫生间生产区:广东(约30家)、浙江(约30家)、上海(约5家)和福建(约5家)。
这些企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专业化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厕所,并可通过研发或引进生产技术自主生产智能厕所。这些企业集中在浙江台州,少数分布在深圳和Xi。
第二,传统卫生洁具。传统陶瓷卫浴品牌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推出智能卫浴产品,并利用成熟的卫浴销售渠道通过贴牌生产或自主生产销售产品。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广东,也分布在福建、上海和河北。
第三,家电企业,随着智能卫生间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家电企业开始介入这类产品,引进方式一般是贴牌生产。
佛山是卫浴产品的传统主产区。有150多家洁具企业和约15家企业从事智能厕所的生产,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智能厕所产地。2015年,智能厕所产量为30万套,年产值6亿元。箭牌、恒杰、费恩、安华、新珍珠和鲸鱼等佛山本土品牌已经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编辑:李波)
标题:中国马桶盖比日本差在哪儿?标准缺少技术要求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1865.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