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是智慧教育之指向
本篇文章2011字,读完约5分钟
核心提示:3月21日,由民进党中央教育委员会、民进党中央联络委员会、民进党北京市委主办、云校大数据技术研究所承办的“智慧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专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新华社记者毛莉莉
北京(cnfin . com/Xinhua 08 . com)-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为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了部署。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开展智慧学校和智慧教育的建设,实现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3月21日,由民进党中央教育委员会、民进党中央联络委员会、民进党北京市委主办、云校大数据技术研究所承办的智慧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界专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近年来,一系列与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相关的词汇和话语在教育系统中广泛传播和实践,如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云课堂、海量开放在线课程、维度课堂和翻转课堂。对此,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表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与五年前相比,各项指标基本翻番,实现快速发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覆盖率从25%提高到87%,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从不到40%提高到80%,每100名中小学生拥有的电脑数量从8台增加到11台。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城乡中小学在所有班级中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课堂使用、经常使用、普遍使用的模式已基本形成。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白说,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一个以从事教育和文化出版工作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参政党。作为统一战线的成员企业和民进党的成员企业,小芸将互联网技术与优秀的教学理论相结合,以科技创新帮助国家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教育援助行动,大力支持贵州、甘肃、河北、陕西、西藏等地区的教育。进入教育智慧云平台,惠及贫困落后地区1000多万学生,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帮助脱贫做出了巨大贡献。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明明表示,边远贫困地区面临着师资短缺、教育资源薄弱、教育质量不高、学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智能教育有利于缩小差距,填补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目前,贵州省已有11,472所中小学完成了宽带接入,111,500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施,5,764所学校在所有班级使用了数字教育资源。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党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教育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变,不变。几千年来,公平和质量一直是教育不变的主题,教育需要改变的事情有很多,而这只是为这种改变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我们把握变化与不变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萧宁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表示赞同。他说,我们很难避免互联网上的教育形式,它已经渗透到从教学到教育的每一个方面。他说在未来的课堂上,不是老师谈论学生的听力,而是每个人都在做和学习。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这将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些能够成为教师的人和那些能够成为教师的人将会真正成为教师。未来的学校可能会更多地基于在线和离线学习社区,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信息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会有一个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课堂环境,在线视频辅助教学和基于体感互动的学习。从课堂角度来看,未来的课堂是跨学科的整合,深度学习将在项目实践中实现。
同时,他认为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教育不能取代或完全取代教师的角色。教育应该给学生注入生命的气息。互联网是一种手段。网络教育也应该给学生注入生命的气息。给学生注入生命气息最直接、最热情的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家庭、学校、社会和组织总是不可或缺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级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俞圣泉表示,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准确把握线下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和问题,在多变和不确定的背景下做出明智的决策。数据分析可以让我们洞察隐藏的关系和本质规律,使我们能够控制复杂现象,掌握复杂现象的本质规律。余圣泉说道。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民进党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人文教育永远是科技和人文精神。发展教育技术,必须呼唤教育的人文精神。信息技术不能是技术换技术,而是信息换信息。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现在人类教育正从手工教育走向智能教育。他坚信,今天的教育需要培养计算机和机器人无法替代的人的能力和素质。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也认为,教育的核心最终不能被智能教育机器所取代,智能教育机器是人与人之间智慧和情感交流的碰撞,这种人文精神是无法完全取代的。网络教育和智慧教育的一个更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人,尊重一个人的需求,准确地服务于个性化的生活。
标题:人文精神是智慧教育之指向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3349.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