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化解过剩产能 集聚高端人才
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驻扎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的院士团队以激光系列技术的研发成果打开了市场大门。周守欢院士注册的青岛海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成果转化的载体,今年产值将达到5000多万元。同时,已入驻的其他19位国内外知名院士也将加大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培育高端产业。
从传统老工业区到院士聚集的“创新区”,青岛宋丽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采用了活的加减:一是“减量化”、老企业搬迁和产能过剩解决;1.“加”加速创新动力,聚集高端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做“减法”:
搬迁老企业,寻找新的动能
“作为青岛市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区,原有工业体系的70%以上是传统的机械和化工行业,业态多样,发展粗放。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低附加值是典型特征,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工业企业从主城区转移,青岛市于2008年启动了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李沧区共有55家企业被列入搬迁改造名单,占全市搬迁总量的50%。作为该地区支柱企业的青钢、轻骑、清华石化、碱业四大产业集团相继外迁,几乎“转移”了该地区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导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悬崖勒马”。
“如何填补企业搬迁带来的经济缺口,避免industry/きだよ城市的集中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李沧区委书记王西京说,不能简单地把产业连根拔起,要把“两优三优”和“两退三优”结合起来,改变鸟笼,依靠制造业积累的优势,找到空发展新产业的空间。
“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王西京说:“技术创新在工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我们已经逐步确定了发展方向。”
做“加法”:
吸引院士,打造4+n产业
一般制造企业没有增加,大量“尖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在严格的产业筛选中,李沧经济中的“尖端”结构日益凸显,引领创新引领“创意”时代。
在张启明青岛国际联谊港,青岛海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R&D员工展示了最新产品——新一代激光雕刻机,并拍照,5分钟后,就可以在水晶上雕刻出逼真的三维图像。记者了解到,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该团队将生产和制造激光和激光玻璃切割等高端智能激光系列设备。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和科技的支持。通过引进院士、引进团队、登陆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可以实现创新的集聚效应,聚集要素,形成氛围,让成果不断涌现。”王西京说。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工业巨头开始在李沧落户。2016年,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aws落户宋丽,成为全球首个联合创新中心;全球最大的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山东李沧设立了首个创新中心。与中国邮政集团合作建设的青岛邮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与中电集团和中国移动合作建设的5g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布局。李沧在全市创新产业中的地位正在从“跟跑”向“并肩跑”和“在本地领先”转变。
李沧还将围绕产业、载体、人才,瞄准高端方向,培育高端产业,打造高端载体,集聚高端人才,实施“10万人计划”,集聚10名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团队,引进100名国内外知名院士,带动1000名长江学者、全国优秀青年和“千人计划”专家、博士、博士后集聚。
同时,以青岛国际院士港和院士双创新中心为载体,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动能转化继续加快。全面建立了以网络信息、新金融、设计开发、影视文化为主导的“4+n”产业体系。依托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产业转型“四梁八柱”,推动宋丽成为科技强区(《经济日报》记者刘成记者徐梦婷)
标题:青岛李沧:化解过剩产能 集聚高端人才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5206.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