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新闻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郑州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为网民提供郑州新闻、健康,娱乐 、女性、房产、影视、图片,汽车等生活信息传播服务。

主页 > 郑州新闻 >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来源:郑州新闻网作者:锦体更新时间:2020-10-19 20:37:36阅读:

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致富已进入攻坚脱困的关键一年。中宣部开展了准确的农村扶贫调查采访活动,组织中央新闻机构120名记者采访了全国109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与村民一起生活工作了一个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了一系列名为“黄金记者扶贫日记”的报道,将为您带来真正的扶贫知识。请注意!

时间:2017年5月24日

地点: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艾芜村

在艾芜村的峡谷里,有一个已经运营了42年的食堂。多年来,它一直是这个沟里唯一的食堂和两个梁,它位于山的一半,旁边的水泥山路有2米多宽。在42年里,它见证了这个峡谷中几乎所有的兴奋和孤独,那些婚礼和葬礼,还有那些嬉戏的孩子……对面,有一座有130多名学生的小学建筑。几年前,因为学生越来越少,只剩下三个,最后他们被撤回到镇上。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图为谭和他的店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今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沿着山路来到这里。在一些黑暗的房间里,谭,这位60多岁的老板,正坐在板凳上看电视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他热情地坐在板凳上与记者聊天。

“住在山里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买。”谭文佳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5年前,甚至10年前,有工作能力的年轻人挣钱去城镇买房子。“学校也搬到了镇上,年轻的父母也去学校陪伴他们的孩子。父亲去上班,母亲陪着他们。”

山里的很多土地都被退耕还林,山里的生态越来越好,艾芜村的村民越来越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在艾芜村的一条沟和两根梁里,耕地在斜坡上,被小块隔开。大规模的机械在这里毫无用处,所有的农活都必须由人力来耕种,一铲接一铲。“这不值得!”这是如今村民谈论农业时最常说的话之一。"种田不如养蚕经济,养蚕不如劳动经济."就这样,中青年劳动者出去工作了。"许多年轻人初中毕业后就出去了,其中大多数人高中毕业."。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大约有200人留在峡谷里,那里有800多人。谭向谈起了往事。事实证明,当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一年能挣3万元。今年5月,他只赚了700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一些作业本、手电筒等物品散落在L型货架上,上面全是灰尘,墙上的货架上放着一些白酒。"现在卖得最多的是烟和盐。"他说其他东西卖得很少,他不打算再买了。一年前,他租了一个门面,在镇上的住宅区旁边开了一家新店。他通常只在山上的这家商店呆半天,然后中午回到镇上的商店。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今年以后,我明年就不做了。”谭文佳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你慢慢走,让空去镇上看看我的店,就在金蚕广场旁边,天很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

标题:【金记者扶贫日记】山沟沟里最后的小卖部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7022.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郑州新闻网介绍

郑州新闻网立足郑州,纵览世界,依托郑州资讯优势,通过互联网提供最新、最快、最鲜活新闻资讯。为促进郑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郑州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服务。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新闻、信息,引导郑州新闻的舆论导向,能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发布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多方位资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