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7!“最”字当头盘点 汽车业之人物篇
本篇文章4007字,读完约10分钟
“花儿年年相似,但‘东西’年年不同。”告别2017年,过去的兴奋依然历历在目: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变革;汽车生产和销售达到新的高度,并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以智能、互联和新能源为关键词,传统汽车公司正在迎头赶上,“制造汽车的新力量”蜂拥而至,你唱我登场;环境、交通和社会和谐等新要求,不仅推动了严格的行业政策,也给汽车企业领导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根据行业观察、行业分析和现场采访报道,选择在年底对2017年值得回顾的人物、事件、企业(品牌)和产品进行盘点;以“最多”这个词作为标题,并提供新鲜而热烈的评论来表达对你们所有人的敬意。今天,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库存的第一篇文章——人。
小组中低调务实的负责人:朱延峰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朱延峰
2017年12月1日,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一场意外的新闻发布会为一向低调的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延锋迎来了“亮点时刻”。此次活动汇集了汽车企业“国家队”的三位最高领导人,朱延锋站在中间,紧握着宾庄集团董事长徐平、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手,表现出“地主”的风范,见证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自2015年5月执掌东风汽车集团以来,朱延锋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对此,有媒体曾感叹:“朱延锋已不再是勇敢无畏的年轻元帅。”在媒体镜头之外,朱延锋正全力以赴推动东风集团深化改革。2017年前后频繁密集的人事调整和“瘦身”行动,也让外界看到了他在担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后的成熟和冷静,更看到了他努力的成果,体现在更加突出的人事调动上。
2017年6月,东风的多家子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涉及的高管包括时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神龙公司董事长刘卫东、东风大岳起亚副总经理刘虹等合资公司“高层领导”。面对投入巨资却难以打开局面的自有乘用车品牌“风神”,朱延锋向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春荣“杀了凶手”;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神龙汽车市场的颓势,朱延锋甚至“召见”了成功运营一汽大众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安铁成。
改革不仅限于管理。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聚集人才,2017年,朱延锋将“市场化薪酬”引入东风。据朱延锋介绍,在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东风计划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达到“市场化”水平;第二步是“越来越少”;第三步是“上上下下”。
关于改革的效果,朱延锋关注的是“质量”的快速增长,而不是“数量”。“在供应方改革之后,我们不再仅仅是GDP”;着眼于自身,“东风不再单纯追求做大,而是要做强做优,高质量的管理是第一位的。”虽然改革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在朱延锋的带领下,东风焕发了勃勃生机,稳步前进,而不是追求轰动效应。
最“春风”的接收者:曾庆红
广州汽车集团董事长曾庆红
2017年底,广汽集团发布汽车年产销量突破200万辆的消息,使中国排名第六的企业与第二梯队一汽、长安、BAIC的差距相对收窄。当年,广州汽车集团的生产和销售同比增长20%以上;五大汽车公司均实现正增长,尤其是自有品牌广汽川汽的累计销量达到50.86万辆,同比增长37%。
同年,广汽再次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排名238位,比去年上升65位;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62亿元,同比增长59.79%。面对这一摞漂亮的成绩单,两年前(2016年9月)接任广州汽车集团董事长的曾庆红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作为广州汽车集团的见证人、见证人和建设者,曾庆红深知来之不易的成就及其背后的艰辛。1979年底,18岁的曾庆红从广州公安知青农场进入广州汽车修理厂,开始做汽车修理工。曾任广州客车厂技术员、技术科长、R&D中心主任、副总经理。1999年7月,作为广州本田的中国代表,曾庆红带领新合资企业从最初的1万辆车发展到3万辆、6万辆和12万辆...逐步确立了广本和雅阁汽车在中高端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虽然曾庆红作为合资汽车公司“成名”,但他知道,对于中国自主品牌,尤其是汽车集团,只有坚持R&D自主创新,才能在汽车行业保持自己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2010年,在广汽集团和总经理曾庆红的共同努力下,广汽川汽正式启动。此后,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销量逐年增加,创造了业内知名的“川气速度”。
无论是独立领域还是合资领域,曾庆红带领整个广州汽车集团突破了200万辆大关,但始终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每个人都有危机感,无论是现在的总经理还是董事长,如果没有危机感,我相信企业看不到明天,他们不知道明天怎么死。”。基于这种危机感,接任广汽集团董事长的曾庆红将带领广汽“努力实现从制造到创新的转变;从速度到质量的转变;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
高端汽车最“本土”的全球总监:潘庆
捷豹路虎全球总监、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和奇瑞捷豹路虎总监潘庆
新年工作的第一天(2018年1月2日),一条人事变动的消息引起了国内汽车行业的紧张。与刘这两位多年来深入国内高端汽车市场的本土人才,正式加入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服务机构(联合机构)。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标志着捷豹路虎及其中国潘庆总部“本土化”思维的延续和深入发展。
一年前的元旦,中国大陆人潘庆正式就任捷豹路虎全球总监、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和奇瑞捷豹路虎总监。业内普遍认为,受委托的潘庆将开启捷豹路虎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新阶段。
潘庆也用实际成果证明了捷豹路虎本土化战略的正确性。2017年,捷豹路虎中国在高端汽车市场不断刷新纪录。根据2017年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捷豹路虎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13.0796万辆,成功超过13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中国生产的奇瑞捷豹路虎累计销量达到73619辆,同比增长43%,占捷豹路虎销量的近60%,扭转了进口汽车“赢天下”的局面。
不过,潘庆并不满足于销量的成功,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我们的目标是为未来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潘庆透露:“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把中国市场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捷豹路虎全球基地,一个集创新的R&D、采购、生产、产品、品牌、经验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地。”
此前,许多跨国汽车公司试图将中国变成一个“全球基地”,但大多数都失败了,甚至失败了。在潘庆看来,中国市场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不仅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这让潘庆看到了捷豹路虎的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潘庆正在加快捷豹路虎本土化战略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特殊的个人经历、超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公司背景和充满活力的市场机遇让人们对潘庆和捷豹路虎充满期待。
景:一位喜欢谈论哲学的合资企业高管
景,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
在消除“再合资”的影响后,奥迪在2017年下半年持续超越竞争对手,最终以595,288辆的销量赢得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第30位销售冠军。数据显示,从6月到12月,一汽-大众奥迪连续7个月在高端汽车市场赢得月度销售冠军;去年12月,它创下了68,948辆的新纪录,而中国“最高领导人”显然也有所贡献。
在解释奥迪强劲反弹的原因时,一向低调务实的春情特别谈到了一个中国哲学:家庭和一切都是繁荣的,因为“家庭是和谐的,所以一切都是繁荣的。”2016年9月,景出任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两个月后,一个无端的“意外麻烦”打乱了一汽-大众奥迪的稳定步伐;一场所谓的“再合资”风波使刚上任的荆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焦虑之中。在回顾此次危机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在提醒一汽大众奥迪,要放慢脚步,放松心情,重新调整现状,理顺家庭关系。”
景进一步表示,对于一汽大众奥迪而言,“和谐”是化挑战为机遇的解决方案,也是与股东、经销商、供应商、用户、员工及其他家庭成员相处的方式。其中,将“股东之间的‘和谐’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放在首位,并透露了一汽中国与奥迪德国未来合作的许多细节。显然,5月19日之后,一汽大众奥迪经过积极快速的调整,终于回到了正常的增长轨道,双方股东都应该懂得珍惜!
展望2018年,依然用哲学诠释:一汽大众奥迪以“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态势迎来了它在中国的“30年”。2018年,奥迪还将迎来16款重型车型密集发布的产品年。这给了人们足够的信心,奥迪将继续引领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发展。
最沉浮的创始人:贾悦婷
乐视创始人贾月亭(右)
2018年第一年,由于未能如期返回中国,他“派”妻子回中国“处理债务问题”——贾跃亭再次成为各大媒体财经板块的头条。
2017年12月25日晚,北京证监局发布通知,要求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一周内回国履职”。不足为奇的是,“下周回家”的贾悦婷没有回家。
2017年初(美国当地时间1月3日),ff91高调亮相全球。在那次活动中,贾悦婷兴奋地称其为“新品种”,并发誓“新车计划于2018年交付。”一年的时间,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贾月亭已经跌到了谷底;因为个人信用的破产,在中国基本上没有机会造汽车;逃离美国后,它所追求的“汽车梦”最终将成为黄河梦。
曾与贾悦婷“蒙着眼睛”跑的乐视高管们也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回顾贾跃亭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之初,他凭借“高薪加期权”迅速“挖墙角”,将丁磊、张海亮等传统汽车公司的前高管,SAIC副总裁挖出来,打造了一个高调招摇的所谓“乐视汽车高管团队”。然而,在乐视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后,丁磊等中外高管于2017年相继离职;现在只剩下几个人看守了。
尽管贾悦婷梦想制造汽车,但“新生力量”仍在一个接一个地制造汽车。2017年12月16日晚,威来董事长李斌“接手”贾悦婷,在乐视发布超级车的五棵松体育馆正式发布第一辆量产车——ES8。新车发布后,人们此前对威来es8的疑虑不断在网上蔓延,正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在其上市后所总结的那样:威来es8齿轮是“反方向”设计的吗?自重远远超过同等级的其他汽车。巡航范围能达到吗?租电池还是买电池值得吗?威来汽车去哪里进行售后维护...那么,李斌、他的威来汽车和许多“新生力量”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玉星)
相关阅读:
2016年中国经济网汽车系列库存
中国经济网汽车系列盘点:2016年十大数据新闻
标题:再见2017!“最”字当头盘点 汽车业之人物篇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3939.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