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竞技场”:场景、技术是两大利器
本篇文章1972字,读完约5分钟
近日,银监会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的构想,业内预测今年黄金消费规模可能超过15万亿元。这一“强心针”让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再次兴奋起来。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大消费的市场前景,中国消费市场升级释放的潜力相当有吸引力。”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营销总监王勋(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但当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涌向布局领域时,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未来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除了先发优势外,场景和技术是两大竞争的武器。”
保单护送
资本狂热
8月18日,银监会官方网站发布文件称,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旨在确保信贷工作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对于这一信号,行业是乐观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年底,全国消费金融规模接近9万亿元。根据目前的政策趋势和消费金融的发展速度,经济学家宋清辉说:“据粗略估计,今年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很有可能超过15万亿元。”
“‘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发出了消费金融即将大踏步前进的信号。目前,消费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600405,诊断股)。在消费金融增持的情况下,消费将继续对gdp做出贡献。”宋清辉指出。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包括抵押贷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0万亿元,自2011年以来复合增长率约为21%。同时,消费信贷在整个贷款结构中的比重将继续增加。目前,中国的消费信贷约占贷款总额的20%(不包括抵押贷款约占5%),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28%,空.的消费信贷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层次将深化,部分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提高,新参与者进入壁垒将增加。
记者梳理了34家参与消费金融的公司2017年的经营业绩报告,发现其中29家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154.86亿元,8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除了传统银行和特许消费金融公司之外,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争相进入各种消费场景。与此同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忙于为未来发展增加资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4日,已有6家注册消费金融公司完成了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其中中国邮政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即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和兆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排名前三。
扩展场景
改善风险控制
最近,多家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相继发布,业绩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回暖了整个市场。
8月22日,重庆银行(港股01963)发布上半年业绩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银行直接消费金融收入为41.07亿元,净利润为3.66亿元。从数据来看,消费金融的收入和净利润近年来增长迅速,2018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经达到2017年全年收入的近90%。此外,上半年兆联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分别为6.04亿元和60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238%。
然而,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营销总监王勋承认,尽管许多消费金融公司赚了很多钱,市场前景普遍乐观,但消费情景的发展极大地考验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创新能力。
“目前,很多竞争对手都集中在同一个场景,所有主要场景都变成了‘红海’,这使得新进入者越来越难以获得场景。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直接挤压了空.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王勋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韩德金融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王洋认为,面对空巨大的增量市场,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层次将继续提升。不同类型的服务实体需要通过准确定位不同的客户群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资本成本、客户获取成本和运营成本等成本的上升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障碍,但也导致许多机构陷入困境。”王勋进一步指出,“风险控制能力将成为检验消费金融公司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久富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刘磊从诚信的角度分析,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过大,特别是消费意识先进的一代人逐渐增多,相关金融服务仍跟不上。因此,建立信用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完善的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良性循环的形成。
“目前,中国消费金融业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但行业运行时间仍然较短,控制坏账的能力还有待验证。此外,长期贷款、恶意欺诈贷款等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始终是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风险控制也将是未来消费金融企业的永恒主题。风险控制离不开征信业的发展。信用报告和消费金融相辅相成。上个世纪美国消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同期信用报告行业的爆炸性增长。然而,目前中国征信业仍处于数据源竞争阶段。由于数据采集场景碎片化、数据孤岛突出、数据同质化严重、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我国征信业和消费金融的发展不相匹配,难以形成消费金融的有效补充,制约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王洋指出。
标题:消费金融“竞技场”:场景、技术是两大利器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8013.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