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在制造信息不对称?
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银行销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居民中很受欢迎。然而,大数据调查显示,很难获得最高的预期回报率,三分之一的产品实际回报率是“保底”的最低预期回报率,而“高顶”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只有“好看”。
结构性理财产品“看起来很美”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会同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对17家商业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8种关联目标的627种产品进行了调查,上海消费者可以购买。结果显示,市场上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存在很多“套路”,容易引起投资者的误解,一些银行销售的产品实际上“难以实现最高收益率”。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表示,许多银行推出的产品存在收益范围大、实际收益率低的问题。“最高回报率看起来很高,但实现的可能性极低,这导致误导消费者”。
以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属4号(结构性)1609”为例,该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8.50%,但最低收益率仅为1.50%,区间高达17%。该产品的最终实际回报率也降至最低回报率的1.50%。该产品在1512年的预期回报率为2%-15%。根据产品发布前后市场数据的模拟计算,模拟的实际预期收益率集中在2%-3%,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几乎不可能达到最高的收益率。
商学院研究集团对627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计算也显示,96%以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比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低5.8%,84%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甚至比2016年上半年向普通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低4.38%,33.33%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是最低预期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华侨银行、星展银行和广发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实现程度较低。在恒生银行预期最高回报率高于4.38%的62种产品中,最高回报率的实际实现程度只有6.3%。
是真的太“高端”还是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
长期以来,金融消费领域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是其专业化程度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本身是客观的,但银行是主动公开信息,还是故意加剧和利用这种不对称?
杨表示,与传统理财产品不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般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相结合,其中金融衍生品的部分收益往往取决于挂钩资产的表现,但其变化并不完全与标的“完全挂钩”。这种新金融产品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理解。
研究小组发现,627家商业银行出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没有一种产品公布了交易对手信息。“结构性理财产品是银行自己设计的,还是从其他机构购买的?衍生品投资要经过哪些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信息,消费者很难判断产品的风险因素。”杨对说道。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毛表示,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领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平透明。然而,一些银行是幸运的,它们不仅没有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而且还人为地制造了“主动不对称”。
有更少的“常规”和更多的真诚
“如果你不谈论实现的可能性,就宣传最高回报率,也就是玩金融流氓。”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建生说。
成勋表示,与销售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其他渠道不同,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度很高。他建议银行在设计产品时进行压力测试,以实现信息公平,尽可能提高市场有效性。
杨表示,理财产品不断创新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理财产品之一。目前,国内对其监管仍停留在银监会2005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结构性存款(尤其是衍生品)业务纳入综合理财业务,没有对产品特性进行精细化监管。“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值得借鉴。英国要求公布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并对包括交易对手在内的信息披露有一系列详细要求,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有针对性的监管要求。
标题:究竟谁在制造信息不对称?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4867.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爆发式增长的快递业将迎来拐点?
下一篇:建机制 去库存 促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