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
本篇文章1617字,读完约4分钟
上图,王锦丽(中)向当地帮扶干部和农民讲解耕作技术。
下图,王锦丽在她自己的繁殖基地里吃草。陈发明
在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乡,当提到王锦丽时,当地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这个养牛的女人太神奇了!
王锦丽是李店镇第一个养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工作的采棉工人王锦丽偶然看到周围的居民排队买鲜牛奶,这深深地打动了她。"当时,通榆县很少有人喝过鲜奶."这让王锦丽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回家后,她从亲戚朋友那里筹到了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走上了养殖之路。
作为当地唯一的供应商,王锦丽的鲜奶主要供应给当地的中小学生和老人,而且一度供不应求。在奶牛养殖逐渐形成气候的同时,王锦丽的肉牛市场比奶制品市场前景更好。但是要实现转型,手头的钱远远不够。从未贷款的王锦丽找到了县农业银行,凭着良好的信誉和诚意,她获得了10万元贷款,帮助农民,还买了15头黄牛犊。经过育肥,她每人1万元的收入让她尝到了甜头。
随后,王锦丽申请贷款20万元,帮助农民扩大农场,新建了一个500立方米的青贮窖,引进了30头奶牛,改变了小家庭作坊的饲养管理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产业化的农场。到2013年,这个农场有超过100头肉牛。规模有所扩大,但现有肉牛品种陈旧,生长缓慢,养殖效益低。因此,体会到创业乐趣的王锦丽再次大胆,坚决淘汰老肉牛,从当地一家大型企业进口80头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的西门塔尔牛。
创业成功后,王锦丽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带领村民共同努力。2010年,王锦丽率先在通渭县成立了金利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在通渭县成立了金利肉牛养羊技术协会,推广了“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牛羊养殖。2015年,金利合作社被评为甘肃省示范农业合作社。
据李店乡李店村党支部书记温先民介绍,合作社负责为社员和周边农民提供养殖技术、肉牛、绵羊养殖、购销服务和“四统一服务”。“统一技术、统一疾病防控、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销售和家庭饲养模式,显著降低了养殖成本,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文贤民说,根据村委会的统计,与非成员相比,加入农协的成员平均年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
从一个外出工作的农妇,到一个在家乡创业的大养牛人,王锦丽不能没有美国广播公司的信贷支持。2013年,王锦丽向通渭县农业银行申请贷款80万元,加快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增强了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目前,合作社成员中有肉牛900多头,羊肉4000多只。每年屠宰1200多头肉牛和8000多只肉羊,年销售额近1300万元。
"没有金利合作社,我在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脱贫方法?"李店村村民李在自己家里忙着喂牛,他是一个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起来的大型养牛人。他一开始没有经验,养了20多头牛和100多只羊,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为了降低贫困户的养殖风险,王锦丽把带犊的奶牛放入贫困户,这样贫困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良其品种,并立即看到效益。他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向贫困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玉米和玉米秸秆是在高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购买的,优先购买,让贫困家庭每年都放心。目前,王锦丽和她的合作社已经通过农业使700多个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
五年来,王锦丽在通渭县及周边安定区、陇西县、甘谷县、会宁县、景宁县等贫困县接待了2000多名有养殖意向的农民,为他们提供了850头改良肉牛和1200头改良肉羊。目前,在王锦丽的带动下,已有350多人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农场,成为当地的大农场主和财富领袖。
“我的农场规模不够大,我们合作社的实力不够强,我们开发的空房还很大。”王锦丽的斗争仍在继续。她表示,今后,合作社将继续完善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将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拓展各种产业的发展。“我计划建一个休闲畜牧业农场。在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的同时,让游客体验畜牧业景观,了解养殖文化,学习畜牧业知识,参与畜牧业生产活动。”(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通讯员李娜娜)
标题:甘肃通渭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4967.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惩恶扬善有力量 法律服务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