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新闻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郑州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为网民提供郑州新闻、健康,娱乐 、女性、房产、影视、图片,汽车等生活信息传播服务。

主页 > 郑州新闻 >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来源:郑州新闻网作者:锦体更新时间:2020-09-19 01:27:42阅读:

本篇文章3473字,读完约9分钟

[摘要]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总资产超过7.72万亿元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不再全力以赴,允许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逐步参与城际铁路、支线铁路等项目。

经过上半年的低迷,铁路建设的好日子又来了。最近," 2018年铁路投资将回到8000亿元"的消息再次在资本市场激起了一股春水。

8月7日,据《中国商报》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证实:“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港股00001)加速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恢复到8000多亿元。”当日,包括中国交通建设(601800)和中国铁路建设(601186)(香港股市01186)在内的许多铁路基础设施类股均出现每日上涨,水泥、钢铁等板块也表现良好。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年初制定的计划,2018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将达到7020亿元,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自2014年以来首次下调投资额度。根据官方数据,2014年至2017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8000亿元,分别达到8088亿元、8238亿元、8015亿元和8010亿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告诉《时代周刊》,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太多,拖累了经济增长。在中央高层多次召开会议鼓励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下半年有必要增加投资,拉动内需。“增加铁路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就业,稳定目前的经济形势,促进商品流通,并在未来铁路修复后降低成本。”

然而,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总资产超过7.72万亿元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不再全力以赴,允许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逐步参与城际铁路、支线铁路等项目。

地方特殊债券可适用于铁路领域

今年前五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仅1993.43亿元,同比下降8.5%。然而,在6月和7月,这个数字迅速增加,新增投资接近1800亿元。

不仅是铁路,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率也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及供应行业)同比增长7.3%,1-5月的增长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

根据徐洪才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率迅速下降,这主要受到去杠杆化、清理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和监管地方债务融资等因素的影响。“以前,许多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平台都投资于基础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要加快发行和使用1.35万亿元地方政府特别债券,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随后,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建设。

徐洪才认为,如果经济下滑过快,风险会增加,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会适当增加以稳定经济,风险相对较小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73亿元。与今年计划发行的1.35万亿元地方特种债券相比,今年年底前将发行近1万亿元特种债券。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协调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

快递物流信息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时代周刊》表示,地方政府的特殊债务可能适用于铁路领域。“目前,国家干线铁路投资主要由国家投资,但部分城际铁路也将由地方财政承担。”。

投资主体多元化

数千亿铁路投资资金从何而来?

7月24日,中铁集团发行了2018年第11期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据《时代周刊》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铁路已发行290亿元20年期债券、600亿元10年期债券和1310亿元5年期债券。

根据债券募集说明书,2018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的总发行规模为3000亿元,分年发行。预计2018年将发行240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项目1221亿元,设备购置540亿元,债务结构调整639亿元。

《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除发行铁路建设债券外,巨额铁路建设资金还来自银行贷款、铁路建设资金、中央预算和地方政府等渠道。

同时,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也参与铁路建设。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铁路建设的意见》,指出城际铁路、城市(郊区)铁路、资源开发铁路和区域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

去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分类分层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形成铁路总公司、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优势互补的铁路建设新格局。

据广东铁路投资集团内部杂志《广东铁路投资》报道,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和社会资本权益占比超过中央财政资本(即中国铁路总投资额),达到51%。广东省国家铁路干线的资本变动较为明显。上述内部杂志显示,与“十二五”期间完成的项目相比,中铁总资本在广东在建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从58%下降到39%。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广东铁路投资集团董事长朱耀忠认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未来铁路建设资金的现实选择和必然方向。目前,铁路建设的单一回报机制必将改变。“铁路+资源”和“铁路+产业”将提高项目的综合回报水平,使铁路项目的市场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外部资本的认可,从而形成铁路建设的良性负面效应。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背后是中铁的持续负债经营,近年来负债规模越来越大。根据财务报告,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铁路总负债已超过5万亿元,达到50437亿元,其中长期贷款超过80%,占43118亿元。徐勇表示,铁路部门的主要考核指标是线路运营和开通,没有明确的利润要求。从长远来看,铁路将继续亏损。然而,他认为铁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铁路的损失。“以牺牲铁路家族为代价,许多工业和产业已经实现了。一般来说,铁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于其损失效益。”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关注短板

尽管中国铁路仍将亏损,但巨额投资仍将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中西部地区公路网9万公里,城际和市(郊区)铁路2000公里。上述“规划”并未给出“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但据中铁总经理Caixin.com介绍,“十三五”期间总投资将达到至少4万亿元,以实现上述目标。

今年铁路投资将花在哪里?答案可能就在李克强总理最近访问的地方。

7月26日,李克强视察西藏川藏铁路建设现场。川藏铁路作为“十三五”重点工程,总投资2700亿元,已具备全线建设条件。李克强表示,川藏铁路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有效的投资项目,已经成为目标,迟早会建成。他强调,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必须加快弥补这一不足,通过扩大有效投资,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川藏铁路是今年中国22个重点铁路项目之一。根据“重大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要推进的22个铁路项目中,有一半以上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6个。

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对马尚铁路项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广东为例,2018年广东铁路建设投资将超过500亿元,比2017年增长25%左右。根据今年7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供方结构改革和短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通知》,未来6年广东将新建19条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这将进一步加快珠江三角洲与广东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连接。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晶晶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随着铁路网密度的增加,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缺失点被填补。“这一点可能是一个中小城市,或者是一些以前没有涉及的大城市。”徐勇总结说,下一步铁路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出行困难问题;二是战略城市的铁路交通,如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复线。

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目前,全国各地仍热衷于建设高速铁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建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中西部地区不应在客流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建设高铁,这将过度增加债务负担。他建议,就快速旅行而言,这些地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成本较低的空.航班

赵建建议下一步调整铁路总体规划,建设更多的货运铁路,而不是以高铁为重点。一方面,中央政府提出了“铁路改造”(大宗货物的公路运输改为铁路运输)的设想,但目前许多铁路不能直接通向港口;另一方面,中国的高铁只能承担客运功能,却不能开展货运。客货混运容易挤压轨道,造成安全隐患。“如果所有的钱都投资在高速铁路上,就没有钱用于货运了。”

标题:重返8000亿 铁路投资青睐中西部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7304.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郑州新闻网介绍

郑州新闻网立足郑州,纵览世界,依托郑州资讯优势,通过互联网提供最新、最快、最鲜活新闻资讯。为促进郑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郑州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服务。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新闻、信息,引导郑州新闻的舆论导向,能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发布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多方位资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