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物经济学证据为基础全面支持中国医改
本篇文章2464字,读完约6分钟
在最近举行的2017年北京大学药物经济学研讨会上,一个以大数据为背景的新概念“精确药物经济学”首次向媒体发布。
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1979年,美国国会要求其技术评估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用分析;20世纪80年代,药物经济学一词开始在美国出现,第一份专业杂志出版;1991年,《药物经济学原理》专门出版,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初步形成。
当天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主任赵坤教授、中山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宣建伟教授、中国医药协会药物经济学委员会副主任吴教授, 药物经济学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就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在慢性病管理、精确医学和医疗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和指导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赵坤教授介绍说:“卫生技术评估和药物经济学对提高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科学制定和调整政策的决策工具。随着我国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和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科学评价和有效配置医疗资源,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已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中国医药协会药物经济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教授认为,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和方法体系,从宏观上讲,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医药领域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从而在药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改善健康状况的科学。
吴教授指出:“微观上讲,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和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和产出,有效提高药物资源的制备和利用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下的药物可用性和利用评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基于“药物价值”的客观评价方法,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将为医疗保险目录审查、招标采购、价格谈判等国家医疗改革提供工具、方法和决策依据,在深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精确药物经济学
致力于建立更有效的医疗卫生体系
近年来,随着医学大数据和精确医学的发展,将大数据驱动的精确医学转化为临床实践,从而改善卫生决策成为可能,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精确药物经济学也应运而生。2016年,《个体化医学杂志》首次发表了《精确健康经济学与结果研究支持精确医学:大数据可以满足不同患者在创造价值道路上的需求》的报告,提出了“精确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作为本报告的作者之一,辉瑞中国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副主任董鹏博士首次为媒体和公众分析了这一前沿概念。自去年年底该理论首次发表以来,在世界药物经济学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认可。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许多项目采用精确药物经济学的新方法。
辉瑞中国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部副主任董鹏博士表示,精确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利用从大数据中提取和计算的各种干预和治疗途径的成本和结果的组合,来定制适合个体患者或特定和高度特定患者群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支付水平。它可以应用于许多场景,如制定干预政策、卫生技术评估、临床指南、医患决策、报销决策等。通过提供更有效的医疗资源分配方案,它可以帮助实现精确医疗的承诺。
根据董鹏博士的分析,从根本上来说,精确医学离不开大数据,精确药物经济学和结果研究是精确医学的天然补充。尽管大数据似乎可以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但医疗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有效管理稀缺的医疗资源。他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精确的药物经济学可以发展并取代传统的方法。精确药物经济学可以通过有效配置医疗资源来实现精确药物的承诺。精确医学和精确药物经济学的共同目标不仅是让患者享受个性化和最佳的医疗服务,而且要使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配置在现有费用下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论证
高价值的药物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在药物经济学的指导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研究,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优质药物对人类健康的杰出贡献。在本次研讨会上,宣建伟教授分享了“血压血脂规范化管理的长期社会价值分析”的研究成果,旨在评估降压降脂治疗对中国社会的价值(包括延年益寿、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和节约医疗费用)。
宣建伟教授说:“众所周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往往需要终生服药和定期服药,这意味着患者需要花钱买药。”尤其在中国,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者的患病率相当高。对整个社会来说,病人需要长期买药,而花的钱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种药物的价格和功能是多少?可以预防多少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并发症,可以减少多少住院治疗,可以避免多少死亡,以及药物费用是否可以避免较大的后期费用的发生?这些都是本研究希望回答的问题。”
该研究预测了中国未来15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并考虑了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征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对两种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模拟和比较:一是维持血压和血脂治疗的现状;二是严格遵循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指南。
结果显示,在未来15年(2015-2030年),与现有的治疗模式相比,标准化的脂质治疗可减少970万例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减少780万例以上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避免约336万例死亡。如果同时调节血压和血脂,社会效益会更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死亡分别为1962万、2964万和971万。
“如果将这些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转化为费用,它们将明显高于抗高血压和降脂药物的使用成本。也就是说,标准化的血压和血脂管理可以给整个社会带来可观的净效益。”宣建伟教授总结道:“对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者长期规范使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质药物进行干预,将对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价值;从政策层面来看,加强血压和血脂干预,特别是对血脂的重视和管理,对于扭转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转折点具有重要意义。”(记者陈伟)
(编辑:王玉英)
标题:以药物经济学证据为基础全面支持中国医改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15929.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