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篇文章2874字,读完约7分钟
改革开放40年,是宜昌农业全面发展40年,是宜昌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40年,是宜昌农民生活快速改善40年。
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40年来,宜昌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和农业起步的。
1978年至2017年,宜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居全省首位。宜昌的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从过去的“以菜为主”到今天的特色产业“满园春色”。宜昌依托各类园区和新的商业实体,推动了互联网、物联网农业和信息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生产。
宜昌市农业局以刻不容缓、分秒必争的精神,把农业绿色发展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的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和生态产业。宜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走在湖北省的前列。
大力实施有机肥代化肥、化肥农药减量化增效、土壤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四个行动”,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农膜农药包装材料回收和生态循环农业,开展高山蔬菜土壤酸化治理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水产资源保护,规范河湖水库养殖。全市农作物化肥和农药实际使用量大幅下降,农药利用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网箱养殖和围栏养殖被完全禁止。
当阳、宜都、秭归等县市入选首批100个水果、蔬菜、茶叶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是中国项目实施县数最多的市州。夷陵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
宜昌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拥有7个国家级监测点,居各省市之首;率先在全省柑橘产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在中国兴山县三峡库区建立首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在夷陵和滇军,建立了杨家浜生态桔园、嘉福生态菜园和车溪生态茶园。全市示范园占地2000亩,辐射带动2万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已达516个,生产规模443.08万亩,产品产量469.13吨,数量和规模居全省首位。
突出品牌农业在特色产业中的优势
宜昌市依托“农业加”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出发点,积极丰富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新型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40年来,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和发展。
打造“金字招牌”,让宜昌农业特产香遍天下。经过40年的发展,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宜昌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综合产值持续增长。2017年,柑橘、茶叶、蔬菜、水产品、粮油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10亿元、106亿元、310亿元、110亿元和178亿元。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4.1%,柑橘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各市州首位,茶叶面积和产量居湖北第二位,高山蔬菜在全国享有盛誉。
幸运的是,宜昌蜜橘和秭归脐橙荣获2017年全国100个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宜都宜茶被列入中国和欧洲互认地标,宜昌蜜橘、宜昌弘毅和宜昌猕猴桃三个新城名片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宜昌弘毅和宜昌猕猴桃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全市有564个“三产品一标准”,37个与农业相关的驰名商标。总规模居全省前列。
宜昌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实施产业引领示范工程,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模式,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经过40年的发展,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4家,居全省前列;全市有48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个工业园区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工业园区。枝江市和夷陵区是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十大先进县(市、区),当阳市是十大先进农产品加工园区,稻花香集团和枝江酒业是二十大先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截至2017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7019个,家庭农场2682个,辐射带动近百万农民,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助推宜昌农业特色产品“笑傲江湖”。
装扮休闲农业,把“风景”变成“钱景”。宜昌通过培育一批特色突出、配套设施齐全、宜居适宜旅游、学习、观赏、推广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成功完成了从“卖产品”到“卖风景”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就业,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增收。截至2018年底,宜昌市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81个,夷陵区和远安县成功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实施农村振兴,让“农业+”遍地开花。改革开放以来,宜昌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以产业整合为路径,以“富民、生态、文化”为目标。在“农业+”模式的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改善提升了农村环境和村的质量,加快了富庶美丽村和环境改善村的创建。
工业科技支持让农业腾飞
通过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共同努力,秭归已形成了“晚春、夏蜜奈、秋曲香秋橙、冬纽荷尔”的品种格局。除品种改良外,还综合应用了绿色病虫害防治、果园种草、地膜覆盖、增糖等10多项果园管理技术。去年,秭归县出现了脐橙产值超过1亿元的4个村和脐橙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10个村。
宜昌市政府副市长刘洪福表示:“秭归小脐橙产业规模巨大,科技创新为宜昌农业插上了翅膀。”宜昌搭建科技平台,推进农业改革,培育新学科,为农村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在宜昌落地生根。宜昌建立了油菜院士工作站、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湖北夏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和湖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宜昌柑橘试验站四个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一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一批现代农业综合技术综合示范基地。
宜昌解决了一大批发展困难。宜昌市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宜昌市第一张土地管理证书正式颁发。牵头开展部、省、市三级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土地托管、以农代种、股份合作制、租赁转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多种管理模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逐年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为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湖北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操作中心投入运行,楚农业贷款业务全面开展,农业产业基金成功设立。
走向开放型农业宜昌农产品香味世界
宜昌不断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等项目,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农业拉动战略。宜昌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柑橘、茶叶和水产农业基地,全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和集散地,世界猕猴桃原产地。
建立“五大平台”:招商引资、市场对接、银企对接、综合信息服务和产权交易。宜昌蜜桔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产值和出口创出多项第一;宜昌五峰、夷陵区茶叶加工出口100亿元,居全省首位。
宜昌农业正在加速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2015年,宜昌组织企业在俄罗斯召开推介会,2016年,莫斯科企业受邀来到宜昌橙园。最后,来自夷陵区洪晓熙合作社的24万吨桔子被放到了“韩毅欧洲”上。时隔一年,中欧列车有了专门的柑橘专列,70吨宜昌柑橘全程采用冷链运输,15天内可直达莫斯科。
去年,宜昌出口农产品16.4亿元,同比增长5.6%,占宜昌出口总值的10.3%,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美好的一年必须被记住,尤其是当它是橙色、黄色和橙色的时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宜昌正努力推动宜昌农业的优质发展,推动农村的全面振兴,谱写希望领域改革发展的新的多彩乐章。
标题: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
地址:http://www.jtylhs.cn/zzxw/8996.html
免责声明:郑州新闻网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郑州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湖南多举措力促民营经济发展
下一篇:苏绣《池田大作》肖像起运日本